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十九章 收“两延”破清涧
,各据点离延安那么远,又能起到多大的“屏障”作用呢?

    一听口气便知廖昂绝非等闲之辈。他虽早在山城堡就曾败在彭德怀手下,落得个全军覆没、只身幸免的下场,但其战术眼光还是有一点的。主张撤出延安以北三个支撑点、集中兵力巩固延安外围据点,不无道理!可是胡宗南的道理更大,绥德、清涧和瓦窑堡一放弃,不就等于宣布整个陕北拱手让给共产党了吗?这种明目张胆的败退,还不叫蒋介石气歪嘴巴!胡宗南可不想冒这个天下之大不韪。最后的结论当然是廖昂的小道理服从胡宗南的大道理。想一想看吧,这不是上苍赐予彭德怀的良机又是什么呢?

    彭德怀由内线转向外线、内外线配合主动向胡军地盘出击的决心,如长风出峡,呼呼有声。中央军委根据西北野战军战略进攻的要求,将原属陕甘宁晋绥联防军的警备第一旅、第二旅和骑兵第六师,组建成立了西北野战军第四纵队,司令员王世泰,政委张仲良,阎揆要担任副司令兼参谋长。

    稍后,又以教导旅和新四旅组建成了第六纵队,罗元发任司令员,政委徐立清,张贤约任副司令员。现在,彭德怀将五个纵队在沙盘上一摆,陕北战场的气势立刻大不一样。他让野司亲率一、三、六共三个纵队,在延安东北拔除胡宗南视作屏障的那几个支撑点,而将二纵与四纵组成外线兵团,交给王震统一指挥。

    令二纵由甘(泉)、富(县)、洛(川)一线节节击敌,渐与王世泰的四纵合为一股,出击延安以南的黄龙山区,发动黄龙战役。

    用大兵团作战的眼光来看,黄龙战役很有点大穿插大迂回的味道。这使胡宗南举止失措,思想准备不足。事实上,彭德怀只希望王震将部队攥成一个拳头,绕过延安,钻到胡宗南的深处,在那里翻江倒海,闹他个一佛出世、五佛升天,然后,他在外线好做文章。这任务颇合王震的口味。与当年南下支队长驱中原相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命令一下,王震就指挥已在关中的四纵由白水北上黄龙。与此同时,二纵神不知鬼不觉地绕过延安,不费吹灰之力拿下了大劳山。接着,一头扎进故地南泥湾,准备在那里好好满足一下肚子,养精蓄锐。下一步两个纵队的好戏就不难唱了,一南一北唱念做打动作起来,胡宗南非喝迷魂汤不可。只要胡作出共产党军队西野主力意欲南进的判断,就不由得他不倾其全部注意。这样一来,彭德怀的另外三个纵队就可在延安以北放胆子吃了!

    当然,王震的苦劳还不仅限于此。南泥湾可是老三五九旅手中的“小江南”啊,彭德怀把部队支到这里,用意极为丰富。别的不说,全军吃粮紧张的状况,多少会缓解一阵子。但这种秘而不宣的期望值,很快被无情的现实打掉了。胡军留给王震的南泥湾以及所有老解放区,已经远远不是过去的概念。在南泥湾,那块镌刻着毛泽东和贺龙题词的碑石被推倒了,白灰刷在墙上的标语早被铲得干干净净,当年“鲁艺”艺术家们演出《打渔杀家》《三打祝家庄》的大礼堂,也被一把火烧成残垣断壁,烈士碑全砸烂了,窑洞塌了顶,干部战士低头抬眼,满目荒凉,见不着一样完整的东西。老百姓当然早跑得不见人影,村子里静悄悄的,家家关门闭户,地里玉米高粱和豆子什么的,荒乎乎的一片狼藉,也没人照管收割。往村口地边一站,遍地是粪便和尿迹以及国民党兵留下的各色破破烂烂——这正好,它给王震即将展开的黄龙战役,作了一个绝妙的鼓动。

    日子眨眼9月过半。早起行军,哈口气可以看得清了,路边的草叶上也已见出白霜。王震皱起眉头,想起彭老总军用地图上贴着河西由北向南那个又粗又长的箭头,心中不免一阵发紧。这是一个历史的潮头,全国解放战争的形势正在发生着根本性变化。陈、谢兵团在豫西的出色表现,已使西安大感不“安”,不用说胡宗南,连蒋介石的神经也吃不住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第一野战军简介 >第一野战军目录 > 第十九章 收“两延”破清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