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第三击,蟠龙
,各部队出手要猛,一举打掉胡军这个前进补给基地,叫敌人北上部队回援不及,两头落空!”
说话间,蟠龙镇已经尽收眼底。此地相距延安45公里,镇子坐落在一个小盆地中央,正好是两川汇合的三角点。周围群山环抱,地势险峻,易守难攻。特别是镇东、镇西两道山梁,伸出多个制高点拱卫着镇街,十分有效。全镇只有三条进出道路,东达永坪、清涧,南下延安,北通瓦窑堡、绥德。位置重要,地方狭窄,所以守备兵力不宜太多,但必须得力。李昆岗除分兵把守隘口之外,还在四面山上构筑了外围防御工事。这些工事稀稀拉拉连起十六个寨子,一呼百应,火力可以互相支援……
彭德怀把地形前前后后分析了一遍,说:“同志们不要小看李昆岗,这可是个虎狼似的人物,黄埔六期毕业,又是陆大的‘高材生’,给胡宗南当参谋长之前,还做过蒋介石的侍从参谋哩。所以,胡宗南把他奉若神明,吹上了天,说他‘智勇双全,有雄才大略’,否则,怎么能称得上胡宗南手下的一大金刚呢!老实说,此人还是有两下子的,打仗不要命,枪法顶准,而且臂力过人,冷打热打,一般人都很难成为他的对手。胡宗南把这么‘一员虎将’放在蟠龙,他才敢吹那个大牛,说蟠龙‘固若金汤’。
“不过,我可以告诉同志们,‘固若金汤’的蟠龙镇,早已坚壁清野,没得一个居民,更无一草一木可资利用。大家看到啰,外围防御以东山集玉峁为制高点,必须死守,守护部队是敌一六七旅直属分队,计有一个工兵连,一个输送兵连,一个通信兵连,一个特务连,一个卫生排,加上步兵第四四九团,配属山炮一个营。另外,还有押送给养来蟠龙的宝鸡民兵总队1000多人,也给他们拉上山。这些人,没训练,可说是‘乌合之众’,谈不上战斗力。李昆岗把整个外围防御任务,交给四四九团肖伯廉团长全权指挥,他自己躺在镇上当‘太上皇’。此人是好色之徒,见到女人没命,部队约束差,老百姓恨之入骨,说蟠龙是‘淫窟’是‘贼窝’。这些,对于我们取胜是有利的……”
从敌情方面来说,西北野战部队获胜的有利条件还不只是这些,最重要的,胡宗南刚愎自用,意气用事。如果说这是他往脖子上套住一根绞索的话,那么勒得最紧、最致命的便是那种有意无意间亲一部、疏一部的做法,这使胡军内部无风三尺浪,冤冤相报,终无宁日,往往不经意间的一念之差,千军万马即刻葬送出去。这种触及根本的败象,谁都看在眼里,谁也无法挽救。
那是几天前一个黄昏,董钊的一军九十师从蟠龙补足给养,奉命追击共产党军队“主力”。刚出发不久,便发现王家湾附近距本部以西几公里的大川边,有大批解放军部队自北向南运动。九十师先头旅旅长邓钟梅见此情形大为惊骇,不是说共产党军队主力全部北上了吗?怎么会有这么大的部队逆向运动?他当即报告师长陈武:“师座,如果我的估计没有错的话,这才是共产党军队真正的主力!他们没有走远,还在安塞和青化砭一线,而且……另有所图!”
陈武是个久经沙场的老油条。他不慌不忙地爬上一座山头,用望远镜静静地看了十分钟之久。的确,那是一支队列整齐的解放军行军纵队。他们正在悄无声息、急急忙忙地南进,显然是有组织、有预谋……陈武拧起眉头沉思好一会儿,脸上阴飕飕地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蟠龙镇……”
聪明的邓钟梅当然明白陈武的判断,当即会意地点头,并和参谋长一起在旁边提醒道:“师座,这种军情大事,应该赶快报告董、胡……否则……”陈武岂有不懂其中利害之理?但是,他却故作糊涂地问:“报告?报告谁呀?”想了一想,冷冷地说,“别自作多情了,咱们九十师的话,人家能听得进去吗?人家心目中只有第一军第一师!你们记性怎么这么差,占领延安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