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三十四章 暗度陈仓
睛。

    宋希濂的这一切心理活动,蒋介石并不知道。奇怪的是,时隔不久,当他再一次来到重庆,却有了和宋希濂同样的感觉。

    这一次,他是在西南行政长官张群的多封电报乞求之下,才于十一月十四日由台北飞抵重庆的。

    此时的山城,已是人心浮动、惶惶不可终日了。自从十一月一日第二野战军在湘鄂边界向川黔两省东部突然发起进攻,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内,南线的第五兵团已经攻取了黔东的铜仁、镇远、贵定等县,并兵临贵阳城下;北线的第三兵团解放了鄂西的来凤、咸丰及四川的秀山、酉阳、黔江、龚滩等地区,在蒋介石意想不到的方向,将他精心构筑的“西南防线”拦腰斩断。也就是说,直到这时,蒋介石才弄清共军真实的战略意图。他被这种迟迟没有弄清的真相震惊了,惊得几乎乱了方寸!

    下了飞机,他无心接受记者的采访,立刻钻进汽车。

    汽车驶进市区,街上也有“欢迎”的标语,也有“欢迎”的人群,他却再也找不到上次来重庆时的感觉,更不要说抗战胜利大游行时的感觉了。望着三三两两的人们举着小旗在瑟瑟的寒风里摇动,他觉得这简直不是什么欢迎,倒分明像是在送葬……

    果然,第二天举行的西南作战会议还未开场,报丧的电报先来了。“总裁……刚刚收到电报,贵阳于今晨失陷……”西南军政长官张群捧着秘书送来的电报,哭丧着脸向蒋介石报告。

    半晌不语的蒋介石终于爆发了:“何绍周现在哪里?!……宋希濂呢?!宋希濂撤到哪里去了!……前方将领无能,畏敌如虎!党国的事业就败在这些饭桶的手里!”参加会议的人唯恐蒋介石把无名之火发到自己的头上,一个个垂着头,各自做痛苦状。

    “你们呢?!为什么不说话?!难道都不知道来这里干什么吗?!”蒋介石指着会议桌点了一圈,厉声吼道。

    直到这时,人们才意识到该说点什么了。大家七嘴八舌了一个多小时,会议终于达成一致:共军从湘、鄂边境突破,意在直取成、渝,截断胡宗南入川之路,合围川内国军主力于成都平原。为此,蒋介石作出决定:急调胡宗南集团由秦岭、大巴山一线南撤入川,并将第一军车运重庆;命宋希濂所部分别由达县、黔江地区西撤,在南川及其以东地区布防,迟滞共军前进,掩护胡宗南撤退;同时,令孙震的第十六兵团由万县西撤,拱卫“京畿”重庆。

    当然,如此仓促应变临时抱住的佛脚,能让新一轮的“西南防线”支撑多久,蒋介石心里没有底。但有一点他十分清楚:西南能否守得住,能守多久,关键还在于他的将领们有没有作战的信心。眼下,他最担心的就是川鄂防线。宋希濂能否守住川东,对于稳定目前战局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然而,这个捉摸不透又颇有心计的人,究竟在想些什么呢?

    思谋再三,蒋介石决定亲自修书一封,派蒋经国前去慰问宋希濂。

    <er h3">4

    在十五万分之一的战役形势图上,两个钳形的合围圈正在逐渐合拢。大的合围圈是二野第五兵团由东而北与第三兵团由东而南,两支巨大的红色箭头的会合点是重庆;小的合围圈是第三兵团岔乌江以西的钳形攻势,合围的区域是国民党宋希濂兵团据守的白马山地区。随着战役的飞速发展,地图上的红蓝两色箭头猛烈碰撞,蓝色箭头不断肢解破碎,红色的箭头雄赳赳地伸展蔓延。

    此刻,刘伯承、邓小平稳坐在指挥室里,注视着瞬息万变、捷报频传的地图,眼睛闪着熠熠的光芒。

    李达手拿一份电报,走进指挥室:“刚刚收到十一军的电报,他们已于今晨占领南川,正向重庆方向攻击前进。曾绍山报告,没有发现宋希濂及其指挥部。他们已令各师、团,严加盘查。”“这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第二野战军简介 >第二野战军目录 > 第三十四章 暗度陈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