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三十三章 风卷残云
下囚,或者站不住,但均表现了我党之艰苦奋斗。无有前三次,则无今日人民之光荣也。

    <er h3">3

    就在陈赓率领部队以胜利者的姿态在南昌欢庆凯旋的日子里,有一个人正在黄埔江畔那个落叶般的,却取名为“复兴”的小岛上痛苦地回忆着过去。他,就是蒋介石。

    当然,蒋介石的痛苦不仅仅在于悔恨当年没有杀掉陈赓。令他切齿剜心痛悔交加的,是他处心积虑惨淡经营了几十年,非但没有把共产党消灭掉,反而一步步败在共产党的手里。

    蒋介石是在十天前泪别故乡溪口来到上海的。

    那时的蒋介石对固守上海还心存七分把握,三分侥幸。故而一到上海,他便让汤恩伯召集团以上将校军官,他要亲自训话。

    团以上将校接到通知,不免有些激动。自从蒋介石宣布引退,各种谣言不胫而走。江防崩溃,南京失陷,更闹得满城风雨,人心惶惶。这回好了,“委员长”亲自来了,党国究竟何去何从,必定有个交代。因而,距开会还有半个小时,与会者们便提前坐在会场恭候了。

    蒋介石身着长袍马褂,头戴法兰绒礼帽,一面招手点头,一面慢慢扫视会场:“各位同学,各位同志!今天的会见使我感到非常高兴。因为,在我面前就座的,乃是久经战阵百炼成钢的将领。你们是国军之骨干,国家之中坚,民族之精华。看到了你们,就看到了希望,就看到了胜利。

    “有些鼠目寸光的人,没有战略头脑的人,不懂得军事更不懂得政治的人,以为江防撤退就是失败,到处散布悲观情绪,好像天要塌下来了。庸人自扰,妇孺之见,不足为训。我所期望大家的,不是急于驳斥他们的无知与偏见,而是以淞沪决战的胜利,拯救那些可怜的灵魂,使他们变糊涂为聪明。

    “当年五省联军总司令孙传芳从江北压过来,轻取南京,直逼淞沪,大有不可一世之概,气焰何等嚣张,结果怎么样?战略转换的时机一到,一个总反攻就把他击溃了。从龙潭到江边,全是争相逃命的联军。浮尸扬子几为之塞,从此一蹶不振。当时我们反攻的基地不是别处,正是淞沪。此次,我们又要以淞沪为基地打共产党的总反攻,不将其彻底击溃誓不罢休。今日之条件较之当年胜强十倍,有科学的攻防体系,有当代装备的精锐部队,有陆海空联合,有台湾遥相呼应,更重要的是有你们这样一批难得的精英屹立在决战之最前列。我们无坚不可摧,无往而不胜。

    “上海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不仅具有军事价值,更有政治意义;不仅对国内局势举足轻重,而且具有国际影响力。当前国际形势风起云涌,美苏矛盾日趋尖锐,大有箭在弦上一触即发之势。我敢断言,淞沪决战不出三个月,美苏之战——第三次世界大战必定爆发。因为美英诸国失去中国即失去亚洲,东方不保则西方难全,岂有坐视中国赤化之理?所以淞沪决战乃第三次世界大战之导线,一切问题均将在淞沪决战中求得彻底圆满解决。为打好总反攻之战,我将留在上海,像当年打孙传芳那样,指挥淞沪决战。我要和国军将士同甘苦,与上海共存亡。愿与诸位共勉之。”

    蒋介石的一番话,确实令在场的不少人为之动容,但谁都不同意他坐镇上海指挥淞沪战役。蒋介石非但听不进去,还要俞济时传令将“泰康”号军舰开回宁波,以示决心之坚定。直到有人把话说到这个份上:“校长一定要留在上海,必定是嫌学生们不中用,放心不下。那么学生们只好请辞,校长另选良才吧。”蒋介石这才答应开战前一定离开现在居住的复兴岛,乘船到海上指挥。

    复兴岛是黄浦江中距上海最近的一个岛屿,岛的东面是滔滔的黄浦江,西边是笔直的运河。一江一河像两把快刀,把它从浦东的陆家嘴和市区的杨树浦中切割出来,成了飘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第二野战军简介 >第二野战军目录 > 第三十三章 风卷残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