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三十三章 风卷残云
不能心疼自己的脚板哟!”

    会场里又漾起一阵笑声。刘伯承摆了摆手,正色道:“我可不是和大家讲笑话哟。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必须知道,今后革命的路是很长很艰苦的。为此要时时刻刻检查自己有没有这个思想准备,还要随时揭发和纠正现存的各种错误思想和行动,这对进军西南是十分重要的。那么我们关键存在哪些问题呢?我以为一是骄傲自满,以功臣自居,自以为二野功劳大,应该得大赏。特别是这种骄傲不在战士和下级同志中,而是存在于大干部中间,所以危险性更大!如果不把这个问题弄清楚,我们就无法完成进军西南的任务。

    “第二点,是为数不少的同志所产生的停顿不前和贪图享受的情绪。今后,二野的一些干部要继续留在南京,执行经济战线上的任务,大部分将要到西南去进行军事战线上的斗争。不论留在南京的还是到西南的,都要服从党的决定。我们向西南发展,去消灭敌人的残余力量,建立西南国防,乃是实现完全彻底胜利的光荣任务。南京固然好,上海更加好,但我们千万不能因为‘此间乐’,就‘不思蜀’了!否则,你这个半截子革命派还算什么共产党员?!”

    参加会议的干部们见刘伯承又一次动真格的了,一个个的神情也随之严肃起来。

    邓小平站起身来,略微提高了声调:“司令员的话,一言九鼎,是我们进军大西南的最好动员。我最后说一句,毛主席、中央军委把这样艰巨而光荣的任务交给我们,是对我们全军的信任。我们一定要全力以赴,完成好解放大西南的任务!”

    一次伟大进军前的政治动员和军事部署,就这样在刘伯承、邓小平深刻、全面而又具有针对性的你一言我一语中结束了。

    这就是刘邓的作风、二野的作风。

    毛泽东把进军西南,消灭蒋介石在大陆最后一个军事集团的任务交给二野,看中的正是这支部队雷厉风行、不讲价钱不叫苦的作风,尤其看中了文韬武略的刘邓——一个炉火纯青、雄才大略、举重若轻的政治家和一个千锤百炼、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军事家的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陈毅得到二野进军西南的正式消息,破例指示管理员:“好好搞一顿饭。”他要做东请客,把二野的主要领导接到上海来。

    做什么饭,烧什么菜,他都亲自指示,并提了许多具体要求。

    见刘伯承、邓小平和二野各兵团的领导来了,陈毅高接远迎,高声大嗓地说:“听好多人说,在南京,连伯承、小平同志的伙食都很简单——一张旧圆桌,一荤一素一碗豆腐汤;连椅子都没有几张,人一多还要站着吃饭。今天就改善一下吧。”

    刘伯承笑道:“你陈老总在大上海还不是一样?一张餐券一份饭菜,顿顿在伙房窗口排队,排到了喊一声‘给碗饭吃’!”

    “饭到,菜到,齐啦!”陈毅学着伙房大师傅的腔调,吆喝了一嗓子。

    人们未落座,先爆发出一阵开怀的笑声。

    “坐坐坐,都是自家人,想吃的就吃,能喝的就喝,莫讲啥子客套。”陈毅嘴上说自家人莫客套,一举箸,首先“见外”了,“听闻毛主席起草电报,明确由两位老总和贺龙组成西南局,经营川康滇黔。说句实话,到大西南,其实我去最合适。你们守京沪杭,我去入川进藏……”

    “陈老总,你这是‘贼’心不死哟!”刘伯承笑对,“我警告你,莫搞小动作,背后拆我们的台。”

    “我陈毅向来搞大动作,即便拆台也当面拆。”

    陈毅说的倒是实情,他确实当面“拆”过二野的台。渡江前,中央在西柏坡分配工作。毛泽东提出,三野南下福建,解放东南沿海;二野直进川黔,解放大西南。

    陈毅首先表示反对:“不行,不行。二野太苦了,进军大别山苦,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第二野战军简介 >第二野战军目录 > 第三十三章 风卷残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