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十五章 全歼黄维
去……

    这是他第二次从高空俯瞰被解放军重重包围的双堆集。十天前,正在为救黄维兵团坐立不安。如热锅之蚁的蒋介石,突然想起胡琏还在上海治病,立刻派俞济时去上海,召胡琏到南京来见。

    俞济时赶到医院时,胡琏已经把行囊收拾好了。其实,即使蒋介石不召见,胡琏也住不下去了。没当上兵团司令,他固然心里窝火,急火攻心,牙疼也不是装的:但报纸上连连刊载双堆集黄维兵团被围的消息,却令他有了剜心般的疼痛。他丢不下他的十八军,那是他的命根子。自黄埔军校毕业后,他在十八军由连长、营长、团长、旅长、师长,一直当到军长。可以说十八军孕育了胡琏,也可以说是胡琏造就了十八军,反正胡琏与十八军有着一种类似血缘的亲子关系,他无论如何不能坐视不管,见死不救。

    胡琏连夜赶抵南京,直奔蒋介石官邸。蒋介石一见胡琏,劈头便问:“这个,前线的战事,你都知道了吧?”

    “知道了,校长。”

    “解救黄维,你有什么办法?”

    “我想,”胡琏为此事确实思谋许久了,此时信口道来,“此次徐蚌会战,规模空前,可谓国共两党决生死、定命运的最后大决战。如果这一仗打胜了,我们至少可以凭借淮河、长江天险,拱卫南京,稳定时局,再图反攻。如果搞得好,还可以将共军主力刘伯承、陈毅部队歼灭在徐蚌地区,而后趁势打通津浦路,与华北连成一片,把毛泽东赶回黄土高原!”

    蒋介石连连点头。胡琏继续说道:“因此,学生认为,我们宁可让其他战场紧一些,也要集中全力打胜徐蚌这一仗。而且,当务之急是派兵援救十二兵团,否则旷日持久,恐难支持。”

    “唔,唔。”蒋介石依然只点头,不说话。

    胡琏站起身来:“当此党国危难之际,学生愿飞赴双堆集,协助黄司令官共挽危局,坚持到援军到来!”

    “好。好。”蒋介石用嘉许的目光望着胡琏,“你飞赴双堆集,我即刻调动兵力,兼程驰援!”

    “是!”胡琏庄重地敬了个军礼,凛然向外走去。

    第二天,即十二月二日,胡琏登上北上的飞机,飞向双堆集。

    那时,解放军还没有发起总攻。飞机上的胡琏望着包围圈里一层层、一圈圈密如蛛网的战壕,虽然感到赫然触目,却丝毫没有惊心。蛛网网得住小虫,绝网不住巨兽。对于十二兵团,尤其是对十八军,他是充满自信的。然而,胡琏的自信没能支撑几天,就像冰山一样,被前线的炮火烤化了。

    十二月六日,解放军发起全线总攻。双堆集的处境更加危急了。作为防御体系的外围阵地一个接一个地丢失,兵团能够控制的仅有东西不足三里,南北不足五里的狭小地域——在五万分之一的地图上,充其量相当于婴儿的巴掌那么大。双堆集的百姓有一个形象的比喻:黄维到了双堆集,先当区长,再当乡长,最后成了个村长。人员伤亡更加惨重,吴绍周的第八十五军,只剩下黄子华的第二十三师;熊绶春的第十四军,大部被歼,仅存数千人;覃道善的第十军,也已残破不堪;能够勉强维持军队建制的,只有杨伯涛的第十八军了。面对解放军越来越猛烈的攻势,兵团的机动兵力越来越少,甚至一个连一个排的抽调都有困难,只要哪里被打开一个缺口,就再也难以填补。

    此时,军长、师长都在所驻村庄直接指挥战斗。因为阵地一旦瓦解,要逃也无法逃,不是被打死,就是俯首就擒。而蒋介石许诺的援兵却迟迟不见踪影。黄维见此情景,对胡琏叹道:“共军图谋险恶,用的是车水捉鱼的战术。现大水已经快干了,援军仍无消息。我们总不能坐以待毙呀!”

    胡琏疤痕塌陷的脸颊上失去了往日的骄横,满口的假牙对不上槽地咬了咬,说道:“我再到南京走一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第二野战军简介 >第二野战军目录 > 第二十五章 全歼黄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