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逐鹿中原
败老蒋一人发一个!”
满屋哄堂大笑。杨国宇却不笑,从肩上抽下一顶白冷布蚊帐,如献哈达一般,弯腰颔首,捧给柴成文和于乔:“鸳鸯帐子一顶,请新娘新郎笑纳。”
杨国宇为这顶蚊帐连腿都跑细了,脸也被“钉子”碰扁了。后勤供应奇缺,谁也不好怪。战地洞房原本就是简陋的,两块门板一拼,两个人的背包一打开,就是婚床。只是杨国宇不过意,这一带蚊虫奇多,岂能让成群结队的蚊子搅和了“一刻千金”的新婚之夜?奔来跑去,终于弄来了这顶蚊帐。
一个参谋站起来,从衣兜里掏出几把枣子:“差点儿忘了,房东大婶让带的,说是让新娘、新郎吃。”
就有人起哄:“枣子,枣子,早得贵子!新娘子,吃啊!”
于乔清秀的脸上又飞起艳艳的红晕。杨国宇一本正经地说:“于乔,红啥子脸嘛。一个儿子一个兵。我们转出大别山,正缺兵呢,你要积极为革命作贡献嘛!”
众人说着笑着,砰砰啪啪地撞起粗瓷碗。
烽火连天的岁月难得这样开心,闹到深夜,有人听到一声鸡叫,才意识到应该离去了,于是一个个匆忙离席。临走时,杨国宇从怀里摸出三块银元,带着他的体温,放在柴成文手里:“只有这点点。成家了,总有用钱的地方。”这三块银元是杨国宇渡黄河南下时揣在怀里的,揣了将近一年,没舍得动。
柴成文把三块银元握在手里,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夜深人静,于乔铺床,发现张廷发留下了枕头面——白细布,粉红丝线绣了一对儿荷花。
柴成文说:“这对儿枕头面,张廷发背了很久。”
矮小的洞房是如此简陋、窘迫,又是如此富足、堂皇……
鸡又叫了,村东头的会议结束。张际春笑道:“咱们这儿今天有桩大喜事。”
李达一拍脑门:“对了!今天柴成文结婚!”
刘伯承停住按太阳穴的手:“哎哟,那咱们要去祝贺祝贺!”
邓小平笑着指指手表:“凌晨两点,现在去,恐怕不是时机吧?”
刘伯承哈哈大笑:“糊涂糊涂,真糊涂噢!明天再去吧。”
天没亮,柴成文、于乔已经各自打好了背包。制图科要扩编,于乔要去军政大学调学生。宛东战役、中原大战即将展开,有许多情报准备工作也在等着柴成文。
踏着重重晨露,柴成文把于乔送到村口,取下背上的背包,仔细系在于乔肩上:“多保重……”
<er h3">3
刘伯承对中原战场有两个比喻:一曰“逐鹿场”,一曰“篮球场”——中原逐鹿犹如一场精彩的篮球比赛,几名队员上场,有打前锋的,有打后卫的,有的中场掩护,有的突袭投篮,有章有法,配合默契。
正当宛东战役打得热闹,敌整编第十八军被刘伯承、邓小平调动南下的时候,粟裕率华野第一、四、六纵队乘势于五月三十日至六月一日渡过黄河加入中原作战。此时,留在中原的华野第三、八纵队已经兵临古都开封城下,准备“投篮”了。
时值南京“国大”闭幕不久,上上下下,你争我吵尚未平息。留在南京的河南籍“国大”代表、参议员们忽然听到开封被围,顿时如丧考妣。惶惶之中,一群遗老遗少你搀我扶,跌撞蹒跚闯入总统府,一声号啕,伏跪在蒋介石面前:“蒋公!蒋公!救救开封!古都汴梁,万万丢不得呀!”
被总统竞选折腾得焦头烂额、精疲力竭的蒋介石不得不耐住性子,露出笑容,将众人扶起,安抚道:“诸公受惊了。其实大可不必。开封城内有重兵防守,城防坚固巧妙;外面又有我邱(清泉)兵团、区(寿年)兵团、黄(百韬)兵团八方呼应,绝可确保无虞。诸公多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