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十六章 向死而生
们知不知道紧急集合点?”

    “已经派人通知了。”

    “中原局是哪个去的?”

    “队列科长张涛,保证没问题。”

    北面的机枪、大炮声激烈起来,那种声势简直无法判断目前有多少敌人。杨国宇顾不得挨骂挨批评,和几个人一起硬把刘伯承架上马,扬鞭向集合点奔去。

    刘伯承赶到时,“后指”政治部和直属各区队已经赶到集合点。刘伯承扯着马缰,逐一看望“后指”和中原局的领导同志。

    部队在转移时抓到了俘虏,人数不少,一排排坐在地上。

    “你们是哪个部队的?”刘伯承问。

    “十八旅的。”果然是与第六纵队的部队番号相同。

    枪炮声愈来愈近,已经有流弹划过。雾很大,听枪声,第一纵队的主力已经与敌人接触上了。

    刘伯承提出让张际春、李雪峰同他一道行动。杨国宇坚决不同意,李达早就叮嘱过他,不要让几个首长集中在一起走。刘伯承虽是野战军最高指挥官,但在战斗编组中,他是普通一员。重大行动他说了算,但在战斗编组中的具体行动,他要听杨国宇他们的。刘伯承很遵守纪律,听了解释,再未重提此事。

    部队行进在迷雾中,空中传来机群轰轰的引擎声。敌人大概发现了刘邓指挥部的动向,空中地面一起席卷而来。

    厚厚的浓雾笼罩着天与地,刘伯承骑在马上,哈哈笑道:“好雾!好雾!写唐僧去西天取经,每遇绝境,常是天降大雾。今天又是大雾弥漫,敌人瞎追,飞机瞎飞,天助我也!”

    大家都笑了。刘伯承突然勒住马缰:“邓政委在哪里?”

    杨国宇一愣,不知道是刘伯承仍不适应与邓政委已经分开的现实,还是想念已经分别的亲密战友。他被这深厚的情感所震撼。

    杨国宇在和笔者谈起这段往事时,充满激情地说了一句大白话:“那是一对儿比亲兄弟还亲的亲兄弟!”他说起另外一件事情,侵华日军发动“五一”大扫荡,邓小平离开一二九师师部到太岳检查工作,指挥陈赓部队反扫荡。在通过日军封锁线时,刘伯承一夜未睡,不是到作战室,就是到机要室,等陈赓的来电……

    浓雾中的杨国宇不知道,此刻的邓小平也在万分焦急之中。听到北向店方向激烈的枪炮声,邓小平立即放下手里的早饭,命令第六纵队派出部队侦察、增援。邓小平说:“无论如何要帮助‘后指’突围。实在不行,背也要把刘司令员背回来!”

    吴忠率一队骑兵疾速驰至,人和马全都湿漉漉的,像从水里捞出的一般。吴忠一脸愧疚:“司令员受惊了。二旅正在前面阻击。”

    刘伯承似批评又似玩笑,说:“吴忠呀,你这个李逵,把老娘背上山,好心去找水,却险些让老虎把老娘吃掉了!”

    吴忠还要检查,刘伯承说:“不要检查喽。不期而遇,化险为夷。咱们赶快出发,突破敌人封锁。”

    吴忠拦在马前:“不行。这里距二旅阻击阵地只有几百米,太危险!杨勇司令员建议您和‘野直’后移一下。”

    刘伯承抓住马缰:“前方将士拼命,我绝不后退。你去告诉二旅,就说我在他们身后,刘伯承相信他们一定能守住阵地!”

    第二旅第四团正在阻击敌人,他们的前面是经美国军事顾问团训练、全副美式装备、号称国民党“五大王牌”之一的整编第十一师;背后是刘伯承率领的野战军指挥部和中原局领导机关。

    杨勇的电话打到第四团指挥所:“晋士林,我的指挥所就在这里,距你们的前沿百十米,再稍后就是‘老头’(战时对刘伯承的保密代号)。没有任何回旋余地,你们要坚决守住阵地,不许后退一步。‘老头’说,他相信你们一定能守住!”

    第二旅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第二野战军简介 >第二野战军目录 > 第十六章 向死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