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激战百日
遂放胆前进,当晚宿营在鄄城以南的苏屯、高魁庄、任庄地区。
歼敌时机已经成熟,刘伯承下令发起攻击。
当夜二十一时三十分,三个纵队从各个方向向刘广信部展开猛烈进攻,激战竟日,将被围之敌干净利落地全部歼灭,毙伤俘敌九千余人,缴获榴弹炮八门、山炮七门、迫击炮三十七门、小炮九十五门、轻重机枪二百零八挺及大批枪支弹药。
战俘营里,一一九旅旅长刘广信为这一战役作了绝妙的总结:“王敬久声称他抓住了共军主力,结果反中了诱军之计。我们在菏泽出发前获得消息,说鄄城一带没有共军。刘汝明也转来蒋介石的命令,说一一九旅向鄄城急进,必收特异之效。结果我们遇到的才是真正主力。刘邓用兵如此妙算,当然会收特异之效!”
<er h3">4
鲁西南作战连战连捷,陈赓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四纵队在晋南与胡宗南也打得热火朝天。
胡宗南与陈赓是黄埔军校的同期同学,胡宗南比陈赓大一岁;陈赓担任过红军第一师师长,胡宗南当过国民党第一师师长,两人可谓“门当户对”。如今,蒋介石把胡宗南放在西安,对付延安;毛泽东把陈赓派到晋南,拱卫陕甘宁和晋冀鲁豫解放区的侧翼安全。于是,“门当户对”的他们,一秦一晋,毗邻相争,也算是“冤家路窄”。
论地位和实力,陈赓显然比不上胡宗南。胡宗南官做得大,当上了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坐镇西安,控制着关东、关中和豫西的大片土地,手下辖有十一个军,三十四个师旅,几十万人马。陈赓仅是一个纵队的司令员,手下只有三个旅和一些地方部队,地盘更是小得可怜,而且夹在胡宗南和阎锡山的中间,没有多少回旋余地。
凭着这些,胡宗南自然不把陈赓放在眼里。而陈赓偏偏不信这个邪,金刚钻似的要和他这个老同学、老对手硬碰硬地较量一番。
七月上旬,为了配合阎锡山打通同蒲路,胡宗南出动了三个整编师,会同阎锡山的一个军,分别由运城、介休出发,企图实行南北对进,寻歼陈赓部于晋南洪洞、赵城地区。
虽是大军压境,陈赓却一点也不惊慌。他早已看出胡宗南和阎锡山之间存在着矛盾:胡部骄狂冒进,阎部则力求保存实力,南北两方面不可能做到步调一致。陈赓决心利用这一矛盾,乘胡、阎两部尚未合拢之机,以一部兵力进至临汾以北钳制阎部;而以主力在运动中歼灭北犯之胡部,然后再转兵北上打击阎部。
七月十二日,胡宗南的先头部队第三十一旅和第一六七旅分别进至闻喜、胡张镇,因长驱直入解放区一百四十多里,未受像样阻击,故而更加骄傲,队形分散,如入无人之地。陈赓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他立即集中六个团在宋村、胡张镇歼灭敌三十一旅所属九十二团及其旅部,接着又在如意、下晁地区歼敌三十一旅九十三团,并歼灭了前来增援的敌一六七旅两个营和七十八旅一个营,给了胡宗南第一个打击。随后,陈赓又挥师北上,于八月中旬发起同蒲战役,连克洪洞、赵城、霍县、灵石、汾西等城,歼灭阎锡山部一万余人。
南北两仗,既打了胡宗南,又打了阎锡山。阎锡山被打疼了,胡宗南却被打精神了。自恃兵多将广的胡宗南斗鸡一样全力北进,意欲逼迫陈赓进行主力决战。
出场的阵势便不一般,胡宗南把他发家的老本钱——整编第一师摆了上来。尤其是该师的第一旅,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全部美式武器,多年来以其无敌的战斗力被蒋介石、胡宗南吹嘘为“天下第一旅”。它曾经当过蒋介石的警卫部队,人称“蒋家御林军”。胡宗南是这个旅的第一任旅长,以后历任指挥官也都必须是黄埔军校生。现任旅长黄正诚不仅毕业于黄埔军校,而且留学德国,虽任旅长,军衔已是中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