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喋血衡宝
就是衡宝公路上贴满“钢军硬,八路不敢和我碰一碰”的原因。
经过两天两夜的恶战,他的自信心已经荡然无存。白崇禧曾经对他说过:“共军的实力并不强,他们靠的是人海战术,以大吃小。”他与四野的第135师激战两昼夜,终于明白对手的实力简直太可怕了。
李本一认为一支训练有素的部队就像一架精密的机器,他的战斗力靠整体协调才能发挥出来,如果将这架机器拆成一个一个的零件,也就瘫痪了。
可是共产党的军队却不同,它的每一个零件都有很强的战斗力,无论怎样分割,甚至将其打散,他们照样能以连、排为单位,甚至三五成群或单兵进行战斗。他们的勇敢精神不是靠长官赏赐和督战队的逼迫,而是靠自觉发挥出来的。
这个对手实在是太可怕了!
李本一用战栗的声音下达了分路南逃的指令。
面临灭顶之灾,第7军的将校军官们早就红了眼,督率部队发疯一样夺路南逃。于是,这天上午的战斗就更为惨烈。
林彪直接指挥各军、师作战,不断向衡宝前线发出指令。
10月8日14时,野司电令:
凡遇到敌人一个团或一个师的兵力时,应首先将敌退路切断,围而不攻,等友军到达后再作有准备有配合的进攻。
8日22时,电令:
凡未抓住敌人的部队,则应参加包围友邻我军所抓住之敌或继续猛追,求得抓住一部敌人。
9日4时,电令:
为稳当起见,各部必须以二至四倍兵力的对比,去包围和歼灭敌人。如兵力太少,则甚难取胜。各部对所迂回包围之敌能单独歼灭,则歼灭之,如不能单独歼灭,则应等待友军到达后歼灭之。以第45军首长统一指挥黄土铺地区第158师、第134师、第146师的战斗。
10月8日上午,第135师接到上级电令,由石株桥向黄土铺地区转进,以堵截南逃之敌。他们绕开黄土梁敌防御阵地,由严家庙向西南穿插,黄昏时到达鹿门前的一条峡谷之中。
前卫第405团报告,敌一个营正在峡谷东北侧高地构筑工事。丁盛亲自赶至鹿门附近观察,只见东西两侧高山对峙,鹿门村位于谷口,敌人正在东侧高地构筑工事,可用火力封锁谷口。全师陷入峡谷之中,谷口却被封锁了,处境危险。他通过仔细观察,敌人似乎并未发现。于是,他决定利用夜间,部队紧贴峡谷西侧隐蔽行进。
秋雨潇潇,夜暗如漆,第135师神不知鬼不觉地出了峡谷。
10月9日上午8时,丁盛接到林彪、邓子恢电令:
敌第7军等部已被我抓住,你师目前应设法坚决堵住石株桥、铜锣坪之敌南退道路,配合我其他各军歼灭该敌。
丁盛立即令第404团在界岭、鹿门一带布防,令第405团在黄土铺以北牛形山一线布防,师部和第403团占领官家嘴一带阵地,准备截击各路逃敌。
下午2时,第405团进抵牛形山一带,团长韦统泰带各营干部勘察地形,准备分兵布防。当他们登上杉木冲一个山头时,发现黄土铺公路上有一支长约一里的行军队伍。韦团长立即令作战参谋向师部报告,同时令各营向敌出击。
3个营9个连同时展开,如同9把快刀砍在那条泥泞不堪的乡村大道上,敌行军纵队顿时被切为数段。
这个一千多人的纵队正是“钢七军”军部及警卫营、工兵营和炮兵营。双方虽然兵力相当,可是战斗力就差得太远了。桂军最初被冰雹般突然砸来的手榴弹杀伤了将近三分之一,随后就在公路上拼起了刺刀。精瘦的广西兵哪里是东北大汉的对手,胆小的吓得跪在泥地上举手投降了,胆大一点的蹿下公路竞相逃命。
军长李本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