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在在风寒
蒙古攻打大理的企图暴露后,南宋朝廷也意识到蒙古人想要实施更远距离的斡腹行动,四川制置使余玠为此加强了西边防守,并大力招徕播州一带的少数民族武装力量,以此来解除南宋侧后翼的威胁。为保住西南大后方,余玠不惜调派大量兵力西进,以阻截蒙古军南下,虽是出于大宋利益考虑,但从客观上也屏卫了大理。大理在抗蒙一事上与南宋同仇敌忾,主持国事的相国高祥曾多次派人到四川与余玠联络,共商抗蒙大计。
这一次,大理国大将军高言亲自来到重庆,自然也是因抗蒙一事想要得到南宋的帮助。他称收到风声,蒙古正在吐蕃境内集结大军,意欲再度攻打大理。而且此次蒙古人下了决心,折箭为誓,声称对大理誓在必得。
起初,余玠并不大相信,理由有三。
一是宋军在川边布有重兵,蒙古军若决意进击大理,需绕道吐蕃,那就要穿过草地、雪山、大渡河、金沙江等极为复杂凶险的自然地段。
对于草原生、草原长的蒙古人而言,这是一场极大的冒险,除非万不得已,别无退路,没有人会选择这样一条与老天爷强行斗法的绝路。
二是蒙古自成吉思汗过世后,内部为汗位争夺不休,汗位几度空置,先后有成吉思汗幼子拖雷及乃马真、海迷失两位皇后摄政。而今执政者是拖雷长子蒙哥,虽当上了大汗,却是名不正、言不顺,完全靠武力强行即位。且即位后即以强权手段镇压异己,屠杀了大批蒙古贵族,尤其是窝阔台、察合台两系的宗亲臣属,手段残酷令人发指,譬如将前任大汗贵由皇后海迷失剥光衣衫,当众羞辱后,再用线缝住身上七窍,投入水中活活淹死。如此行径,自然不得人心。蒙哥新即汗位,地位尚不稳固,如何会在即位后行一招险棋,南下攻打大理?
三来蒙古漠南汉地事务素来由宗王阔端主持。他是第二任大汗窝阔台嫡子,又是第三任大汗贵由亲弟,地位极为尊贵,也是汗位的有力争夺者。因其本人没有野心,又素来与拖雷一系子孙友善,这才让蒙哥占了先机。阔端虽不断努力开拓四川战场,对南宋控制下的川东势在必得,然其对攻打大理之事并不重视,除了三赕之战外,近年来一直未见其南下行动。想来因为他曾亲自引军南下、深知路途太过凶险之故。
然而高言坚称消息来自某位北方游归的高僧,极其可靠,余玠也不能不予以重视,遂派人分别赶往嘉定和泸州,命嘉定守将俞兴和泸州守将刘整积极联络西南边境少数民族武装,加强防卫。当然最要紧的,还是要让大理国加固守备,增强自身抵御蒙古军的能力。
高言久闻余玠所建的山城防御体系厉害无比,连对手蒙古人都赞叹有加,山城城防守备完善尤以钓鱼城、凌云城为最,提出想要亲自见识一下,因为大理也是地形复杂的多山国家,应该有许多可以借鉴学习的地方。这次北上,高言曾途经泸州,也向泸州守将刘整提出想看看神臂山城的布防,却为刘整以不能擅自做主而婉拒。既是见到了四川最高长官余玠,遂再次提出要求,虽然冒昧,有些强人所难的意思,却也是情之所急、形势所逼。
本来城池守卫、武器装备、兵力配置都是高度军事机密,余玠考虑到大宋、大理既是同气连枝,同坐一条船,而今大敌当前,也不必再多遮遮掩掩,遂满口答应,派人将高言一行送到合州,命兴戎司都统制王坚全面配合,引大理人观摩钓鱼城等山城防卫状况,希望能对加强大理城防有所启示。王坚不大情愿,然军令难违,便又指派了爱将张珏,命他招待高言。而高言因为时间紧迫,原计划一日之内看完钓鱼城,次日再赶去嘉定访观另一座著名山城凌云城。不想钓鱼城实在太大,又是山城,无法骑马,仅观完外城城堞、城楼、炮台、墩台建制,天便已经黑了下来。他不想耽搁行程,遂决意夜览内城。张珏既受命全程陪同,当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