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在在风寒
公请来的贵客,他们也要跟我一道去上天梯。你放心,出了事,一切由我承担,不会连累你分毫。”

    他素来亲和,当上都统后依然像从前那样与普通兵士同吃同住,甚得人心。那哨兵便道:“好吧,是看小张将军的面子,小的才冒这次险的。”张珏道:“多谢。你放心,就算要打你军棍,也由我来替你承受。”

    高言等人这才知道张珏之前不大愿意带他们来上天梯是事出有因——原来这里设防比别处更严密,更有单独的口令,只有当值的兵士才知道,张珏身为兴戎司副统帅,竟也无权过问,足见这地方极不寻常了,想来不只是安置有抛石机等大型守城器械这么简单。而张珏引大理诸人进去,则是违反了军规,事后多半会受到追究惩处。

    高言本对张珏颇有微词,此时明白了究竟,不免略有些愧疚,但他是大理国大将军,不便降尊向对方赔礼道歉,便向杨深使了个眼色。杨深会意,忙上前道:“原来上天梯非寻常之地,须得有口令才得进入。之前我等对张将军有所误会,实在抱歉。”

    言外之意,抱歉归抱歉,但上天梯还是要去的。他们本就得到了四川制置使余玠的特许,可以任意参观城防,忽意外发现有一个比兴戎司官署和军营还要戒备森严的地方,如何不生好奇之心,想要一窥究竟呢?

    张珏应道:“无妨。”高言道:“放心,事后出了任何问题,我会派人向余相公解释。”张珏点点头,道:“多谢大将军。事不宜迟,我们这就走吧。”

    一路行来,竟有三处暗哨、两处明哨,因张珏报出了口令,遂畅行无阻。到达上天梯岩下后,张珏命部下封锁栈道,没有他的命令,任何人不得离开。又询问换防情况,守卫禀报道:“只在一刻前,换过一次岗,那之后再也没有人离开过。”张珏点点头,径直上来山顶。

    所谓上天梯,原是一座巨大的天然岩壁,四周如刀削斧劈,绝难攀援,当地传说是神人上天、罪人入地之处,由此得名。钓鱼城建成前,钓鱼山已是合州名胜之地,多有文人骚客游山时诗兴大发,在岩壁上留下题刻,上天梯这里也题有不少诗文。播州冉氏兄弟受命修建钓鱼城时,命人在上天梯峭壁边上开凿了四十一步台阶,即上天梯栈道,可拾级登上山顶。顶部平坦如原,近可俯视薄刀岭,远可将大江、合州城尽收眼底,视线极佳。然耗费巨资、人力修建栈道,并非为供游客到山上观赏风景,而是要将此处改建成一处守备要害之处,因而自钓鱼城修成之日起,上天梯便成为军事重地,闲人不能靠近。

    因没有遮挡物,月光照耀下的上天梯甚是明亮,无须灯火即可看清大致情形——东、西、南三面的开阔地带装有抛石机、三弓弩等大型远射程兵器,正有一小队兵士来回巡视警戒。北面的大石坝上则建有一排石头房子,是用来存放弩箭、标枪、弹石等军资的仓库。有几间房子灯火通明,人影绰绰,大概还有人在里面忙碌。

    张珏上来后,并没有大张旗鼓地搜捕贼人,只命人四下散开,悄悄寻找异常之处。

    高言紧跟张珏身后,不解地问道:“这里守卫森严,贼人冒险上来,是想要偷盗兵器吗?可抛石机和三弓弩都这么大,他如何能得手?”

    张珏道:“不瞒大将军,那边除了仓库外,还有一个兵器作坊,里面存有不少新式兵器。”

    高言道:“这上天梯位置虽佳,却是运输不便,上下全靠一条窄窄的栈道,贵司如何会将兵器作坊设在这里?”张珏微一犹豫,还是说了出来,道:“是火器作坊。”

    中国是火药的故乡,传闻最早的火药发明人是唐初奇人孙思邈。孙思邈人称“药王爷”,是著名的医药学家。某日,他在炼丹时,意外发现硫黄、硝石、木炭等物混在一起燃烧会爆炸,此即火药的雏形。从北宋初年开始,民间开始流行用火药制作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钓鱼城简介 >钓鱼城目录 > 第一章 在在风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