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21章 谋国宏论!
    刘三吾愣愣地看着朱怀,又呆呆地看向朱元璋,待回过神来,本能地想要下跪行礼。

    朱元璋笑盈盈地说:“是我特意请刘学士来考校你的见识。”

    这一句轻松的话,化解了刘三吾行君臣大礼的举动。

    刘三吾顿时醒悟,遂向朱元璋行了一个平常的尊卑长幼之礼。

    朱元璋坦然回礼,眼神炽热地望着朱怀:“孩子,你的分析很有见地,你刚提到了再分配、土地兼并两个要点,都说到了关键之处,朝廷中的许多官员,恐怕还没你这般深刻的认识!”

    朱怀不好意思地笑道:“老爷子您就别捧我了,您才是真正的深藏不露,一句话就点破了土地兼并与人口增长的关系,您的眼光比我敏锐多了。”

    朱怀感慨道:“难怪皇上在您这样的高龄,仍倚重您处理政务,家中有您这样的长辈,真是如获至宝啊!”

    朱怀所言非虚,他之前的确忽视了在土地兼并的过程中,伴随而来的是人口数量的激增!

    战乱时期,人口减少,土地即使兼并,对平民百姓的影响相对较小,广阔的田地与稀疏的人口形成平衡。

    然而如今并非战乱时代,朱老爷子治国二十四载,国家安宁二十四载。

    寻常百姓在农闲之余,除了生育后代并无太多娱乐活动。

    人口不断增多,而土地总量恒定,这意味着人均占有土地面积持续下滑。

    最终,农民无力承担沉重的赋税和徭役,只好将土地低价售予地主,从而导致大量佃农的涌现。

    单是佃农群体的出现,虽说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并不足以动摇国家统治的基础。

    然而问题在于,土地一旦落入大户人家和士绅手中,这些人往往能通过各种手段规避徭役和赋税。

    这样一来,国家税收势必将大幅度减少!

    聆听着这对爷孙间的对话,刘三吾明智地选择了沉默。

    他仿佛看见两代君王正在共同为国家这部庞大的机器调试和完善!

    尽管在学术理论上,刘三吾或许能滔滔不绝讲述数日,但在关乎国家治理的问题上,他既插不上嘴,也不敢插嘴。

    朱元璋眼眸闪烁着光芒,紧紧盯着朱怀问道:“告诉我,从土地再分配到土地兼并,是否有解决之道?”

    “有!”

    朱怀毫不犹豫地回应。

    朱元璋猛力转向朱怀,眼神犀利。

    旁边的刘三吾也为朱怀流露出的坚定自信所震动。

    朱怀微眯着眼睛说:“我不仅有办法,而且有信心能够解决当前国家面临的困境!”

    笑声轻扬。

    朱元璋捋着胡须,侧脸看向刘三吾,那神情仿佛在询问:你看咱们这大孙子,这股自信之气是不是随了我?

    “哦?那你且说说看。”

    朱怀轻轻一叹:“但我料想,即使我说出来,当今天下恐怕也没有人有勇气实施。”

    这句话令刘三吾心头一紧。

    你可别忘了你眼前的这位爷爷,有什么事情是他不敢做的?

    朱元璋的好奇心愈发高涨,“尽管说来听听。”

    朱怀整理思路后言道:“核心措施不过三条。”

    “全面清查土地,加大税收力度!”

    “统一赋税徭役,严禁过度压榨!”

    “按照田亩征税,官方统一收取分发!”

    在系统加载的丰富史料支撑下,朱怀对于明朝,特别是张居正改革的策略已了然于胸,此刻能够从容提出。

    朱元璋陷入深思,眼神逐渐暗淡下来。

    光是第一条土地清查,他就感到力不从心。

    朝廷虽有政策,但地方官府真能落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大明:不装了,我祖父是朱元璋简介 >大明:不装了,我祖父是朱元璋目录 > 第21章 谋国宏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