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7章 九年前秘事,这便是我大孙子!
    朱元璋背手在奉安殿内徐徐漫步,神情庄重且隐含一丝忧虑。

    天下之事,能让这位朱老汉感到畏惧的,唯有孙子的这件!

    “让他进来。”

    许久之后,朱元璋紧咬牙关对外下令。

    不久,一位接近五十岁的壮汉步入大殿,恭恭敬敬地伏地跪在朱元璋面前。

    “草民叩见皇上!”

    朱元璋挥手示意:“起身吧。”

    “九年过去,你也老了。”

    朱元璋感叹之余,脸色陡然一沉:“把九年前钟山帝陵发生的真相,详详细细告知朕!”

    这位壮汉名叫赵九,在元末朱元璋起义之际,他正值弱冠之龄,始终作为朱元璋身边的贴身侍卫。

    九年前钟山帝陵的变故,朱元璋斩杀了两千余人,却唯独饶恕了他,幸亏饶恕了他!

    赵九惶恐不安地答道:“皇上,当年之事,草民不敢有丝毫欺瞒!”

    “确实,棺椁离奇开启,随后,太孙的遗体就消失不见了!”

    “那晚大雨滂沱,我派人搜寻,在泥泞的地面上确实发现了许多足迹,那些足迹绝非是大人的。”

    当时,御林军也将同样的情况禀报给朱元璋,但他认定他们是为逃避太孙遗体失窃的责任而合谋欺骗于他,因此盛怒之下将众人尽数处决。

    然而此刻,朱元璋却犹豫了。

    朱元璋沉默了一会儿,目光如炬地盯着赵九:“依你看来,究竟发生了何事?”

    赵九咬牙说道:“要么,是闹鬼!但我等杀戮无数,岂会惧怕鬼魅?”

    “要么,就是太孙死而复生!”

    他不敢直接说出“太孙未死”四字,因为当初宣告朱雄煥死亡的正是朱元璋,是朝廷所为。

    他这样说,便意味着朱元璋有所失察。

    朱元璋身体微不可察地颤抖了一下。

    当初他也是这般告知于朱元璋,但朱元璋尚不相信,如今,朱元璋却逐渐信以为真。

    他乏力地摆摆手,道:“你退下吧。”

    人死之后,怎还能死而复生?

    这难道是上苍对我朱家的眷顾?

    朱元璋的眼神变得有些迷茫,而后,那双虎目又逐渐坚毅起来!

    那必定是我大明嫡系长孙!

    朱元璋坚信无人胆敢欺骗于他,无论是钟山脚下的农民,还是跟随自己数十年的亲信。

    他们都不会诓骗朱元璋!

    他也曾设想,这是否是他人精心策划的阴谋,于是命锦衣卫调查,得出的结果却是清白无瑕!

    朱怀这九年里,未曾与任何权贵有过交集,他的身份单纯且纯净!

    无人会利用朱怀的身份做文章!

    天下间不可能有这么多巧合成真之事!

    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那孩子确实是咱朱家的血脉!

    朱元璋缓步走向书案,手持狼毫,以焦墨疾书:兹有太孙朱雄煥,九年前实未亡故,已被朕暗中安置,今特赐封朱雄煥为大明吴王。

    吴,乃大明洪武帝登基前的旧国号,在大明王朝乃至整个朱氏宗族中,具有无比崇高的意义。

    在大明众多藩王之中,吴王地位最为尊贵!

    朱元璋盖上玉玺印章,接着唤道:“来……”

    话音刚落,他又突然停住了。

    在短暂的静默后,他又悄然将案头那份圣旨妥善收起,眼神中交织着复杂的情绪。

    他忆起了另一位皇孙——朱允炆。

    朱雄煐在外漂泊九年,未曾涉足过任何一个权贵圈子,倘若突然将他接回,恐怕只会使他处境尴尬。

    倘若他能够掌控那些文人士大夫还好,但如果手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大明:不装了,我祖父是朱元璋简介 >大明:不装了,我祖父是朱元璋目录 > 第17章 九年前秘事,这便是我大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