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0章 工地热闹
    偌大的赵家大房工地上场面热闹,挖的挖,抬的抬,扛的扛,挑的挑,人来人往,穿梭往返。匠人们更是一片忙碌,整个工程有条不紊地进行。

    孙管事被赵老爷临时调来当了工程总监管,他在工地上来回巡视,不时地东点点,西指指。

    木匠掌作大师傅费万昌手拿木尺在指挥下料,这些木料都是从江西经水路运来的上等圆杉木,锯下来的圆木立即由小工搬到另一边,交木匠们将其出新刨圆。

    这些出新的圆木被分门别类地堆放,有让排山的,有让桁条的,有让立柱的,有送锯板木匠剖料的,每根木料上都打上了记号。

    在工地的一侧,锯板木匠将一根上下面弹好的墨线的粗杉木插在用三根短木扎成的“三脚马”架中间,形似一尊土大炮。大师傅站在圆木上面,小师傅站在圆木下面,两人用一人高的大锯,一上一下地锯料,两位师傅配合默契,用力均匀,随着“咔喳”、“咔喳”的声音,散发着天然杉木香味的锯屑从大锯下面落下,一块块板材也随之锯成。

    瓦匠们在“打槽”,打槽就是开地基。槽底要按照三比七的比例铺垫石灰和土。之后用木夯将垫层面夯实,然后再在上面砌水平的基础墙,这一步完成后,还需按尺寸在基础墙上安放立木柱的基石,上梁时山柱就立在这些石墩上。

    由于赵家大房大小有几十间房屋,作头李大有实施了分段进行的方案,一间房屋的地槽开挖好,就下灰土,灰土下好后,就抬夯,夯抬好后就砌基础,这样一环套一环,一作连一作,以利于推进工程进度。

    工地上最热闹的场面莫过于地基打夯了,河下地区的瓦匠们夯地使用的是前辈们流传下来的原始木夯。

    木夯高五尺多,用一尺二见方的红榆木段让成主L,上下方分别用厚铁板让成的方包箍嵌住,上方的包箍上有两个铁把手,下方包箍上四面有一个圆铁环,用于系麻绳,木夯约重叁佰斤。

    打夯时先把木夯放入地槽中,二位主夯手面对面站在木夯的前后,右手抓住铁把手,左手扶住夯身,地面上两侧拉绳索的人少则四人多则八人。

    打夯时,只听见主夯手高喊一声“抬起夯来哟!”,众人跟着高喊“哎哟的嗨嗨!”,继而拉起绳索,将木夯高高抬起,然后松下绳索,木夯便重重地落在地基上,夯出一个深坑,由于木夯从高处下来的力量很重,震得地皮都要颤了一下。

    地面上两侧的人只管一上一下拉绳索,地槽里的两位夯手则是掌握着木夯落下去的位置,如此慢慢向前移动,反复多次,便将地基夯得又匀又结实。

    在打夯过程中,主夯手还是个打夯号子的领号人,他一边扶夯,一边随着节奏变换着打出各种号子,现场编词、信口编来,众人跟着附和,喊起一条声来……这样喊号子的人和抬夯的人就会形成一种合力。

    “太阳亮堂堂哦!”……“哎哟的嗨嗨!”

    “我们来打夯哦!”……“哎哟的嗨嗨!”

    “东家盖新房哦!”……“哎哟的嗨嗨!”

    “富贵又吉祥哦!”……“哎哟哎哟嗨!”

    “人财两兴旺哦!”……“哎哟的嗨嗨!”

    “富贵记门庭哦!”……“哎哟哟嗨嗨!”

    “大伙抬起夯哦!”……“哎哟的嗨嗨!”

    “华堂万年长哦!”……“哎哟的嗨嗨!”

    “大伙齐出力哦!”……“哎哟的嗨嗨!”

    “晚上有酒喝哦!”……“哎哟的嗨嗨!”

    “……”

    打夯号子在工地的上空久久回荡……

    高亢、粗犷、激情、悠扬的抬夯号子,营造了工地上的热烈气氛,场面震撼喧闹,引来一大群人围观看热闹。

    工地上用大砖头临时支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赵家大房简介 >赵家大房目录 > 第10章 工地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