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使至塞上
厚的文字功底和艺术修养。
4.
情感表达:
-
这首诗既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产生的孤独、寂寞、悲伤之情,又有在大漠的雄浑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通时还流露出对边疆将士的敬佩和对国家的热爱。诗人将自已的个人情感与边塞的壮丽景色、国家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诗歌具有了深厚的内涵和思想价值。
《使至塞上》是唐代诗人王维的经典之作,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鉴赏:
一、诗歌背景与主题
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
年),吐蕃发兵攻打唐属国小勃律。开元二十五年(737
年),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涤西大破吐蕃军。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使凉州,出塞宣慰,察访军情,并任河西节度使判官。此诗即作于此次出塞途中。
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出使塞上的所见所闻,表达了诗人对边疆壮丽风光的赞美,以及在孤独的旅程中所流露出的复杂情感。
二、诗句赏析
1.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
“单车”表现出诗人此次出使的孤单与形单影只,也暗示了他在朝廷中的孤独处境。“问边”点明了此行的目的,即慰问边疆将士。“属国过居延”则交代了行程的遥远,居延是西北边塞的重要地点,突出了边疆的辽阔与荒僻。
2.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
诗人以“征蓬”自喻,将自已比作随风飘飞的蓬草,形象地表现出自已离开京城、漂泊不定的状态。“归雁”则象征着归家的渴望,与诗人的羁旅之情形成对比。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又流露出他在异乡的孤独与无奈。
3.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这是全诗的经典名句,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大漠”广阔无垠,给人以雄浑壮阔之感;“孤烟直”,在广袤的沙漠中,一缕孤烟笔直地升起,显示出一种坚毅与挺拔。“长河”即黄河,在沙漠中流淌,更显其源远流长;“落日圆”,夕阳西下,圆圆的落日悬挂在天边,给人以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此句意境雄浑,展现了大自然的伟大与神奇,也表达了诗人对边疆风光的赞美之情。
4.
“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
诗人在萧关遇到了侦察兵,得知都护还在燕然前线。这里既表现了战事的紧张,也暗示了诗人行程的遥远。通时,诗人没有直接见到都护,只是通过侯骑得知其消息,也流露出他在孤独旅程中的一丝欣慰与期待。
三、艺术特色
1.
意境雄浑壮阔:整首诗通过对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了一种雄浑壮阔的意境。这种意境不仅展现了边疆的壮丽风光,也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
2.
对比与象征:诗中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如“征蓬”与“归雁”的对比,表现了诗人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孤烟直”与“大漠”的对比,突出了大自然的伟大与人类的渺小。通时,“征蓬”也象征着诗人的漂泊不定,“孤烟”则象征着诗人的坚毅与孤独。
3.
语言简洁明快:王维的诗歌语言简洁明快,不事雕琢。这首诗用词精准,意境深远,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仅用十个字就描绘出了一幅壮丽的画卷,让人回味无穷。
四、情感表达
这首诗既表达了诗人对边疆壮丽风光的赞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