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2、蛇吞象
朝军几乎全军覆没,日军控制了制海权。8月1日,14000日军三路进攻全罗道,正好赶上明军进驻全罗、忠清。大将杨元率3000人守卫南原,但寡不敌众,2700余人战死,杨元负伤。

    8月19日,明军除守卫稷山外全线退至汉城,日军占领了全罗道全部地区。李舜臣重新被任命为三道水军节度使,但此时他手中只有12艘船和120名士兵而已。于是李舜臣整顿了残余部队,在碧波亭水域悄悄准备恢复实力。

    9月7日黑田长政10000人分攻稷城和舒川,被明将解生打败。这时明将邢玠和麻贵统兵四万和朝鲜权粟元帅会师,大举南进。丰臣秀吉情知不妙,加上李舜臣又在鸣梁海峡以少胜多,大败日水军,所以日军连忙战略后撤,令加藤清正守蔚山、小西行长守顺天、岛津义弘守泅川,形成沿海要点的守备态势。

    联军经过侦察,决定先进攻只有两万人的蔚山。12月23日午夜,明军三路直捣蔚山,李如松交战后佯退,会同友军消灭了500余日军。正在监督西生浦的加藤清正连忙返回蔚山,亲自守城。明军连续四天猛烈强攻,仍旧没有攻下城池,其间加藤清正也难以支撑,就送信给明军乞求讲和,被拒绝。双方僵持之时,西生浦13000多日军赶来增援。1598年2月9日,明军屡攻不下,被迫撤退。

    蔚山战役后,双方都调整了战略。秀吉眼见反攻无望,只得继续确保防线,在朝鲜南部站稳之后再蚕食朝鲜。而明军虽经蔚山惨败,但主力未损,而且国内又派陈遴和邓子龙的水军前来助阵。所以明军开始同时进攻三座要塞:蔚山、泅川、粟林。同时明水军和李舜臣的联合舰队控制了南朝鲜海权,切断了日军的退路。这时候在朝日军只有6万人,而中朝联军则有11万之众,明显占有优势。

    8月18日,征战一生的丰臣秀吉因为朝鲜战争的失利,在气急败坏中病死于伏见城中。临死前遗命退兵。这对朝鲜的日军无疑是雪上加霜。小西行长进退不能,再次提出和谈,并再度遭拒,只能坚守城堡,等待援军。

    9月20日,中朝联军水陆并进,向小西行长驻守的顺天进攻,同时明军还袭击了晋州。一直到10月2日,顺天仍未被攻破,而袭击晋州的明军已经占领晋州,以近3万人的强大兵力攻打泅川。本来战况顺利,但不料明军火药库突然爆炸,结果全军大乱,又遭日军追击,伤亡高达800多人。

    到了11月,日军的承受能力已经达到极限,小西行长再次准备厚礼送至李舜臣营中,希望和谈,还是遭到拒绝。绝望的小西行长向岛津义弘求救,岛津于是集结近500艘船,企图冲破联军防线,打通回国的渠道。在露梁海面,与陈遴、李舜臣的水军展开最后一次大规模水战。战斗中李舜臣、邓子龙先后战死,但岛津的舰队也被歼灭了200多艘。

    12月上旬,日军全线后撤,幸亏日本国内派兵救援,方屈守一隅,联军因为李舜臣之死而变得迟钝,日军终于大部分勉强撤回了日本。日本的这轮单挑无功而返。

    战争结束后,朝鲜在汉城建了“大报坛”以感谢明朝相救,之后明军回国,朝鲜对明的感激之情甚至持续到了清初。

    因为丰臣秀吉之死和朝鲜战争的惨败,刚刚恢复秩序的日本又陷入了文吏派与武将派的纷争。德川家康(秀吉的大将)的嫡系部队因为没参加战争而丝毫未损,两年后关原之战爆发……德川幕府诞生。

    满清入关后,清朝国力鼎盛,日本人在200年间未敢轻举妄动。但清朝道光之后,国力急转直下,终于在1840年的鸦片战争中被英国人打败,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在两次鸦片战争中的失败,既让日本看到了欧洲列强侵略的恐怖性,又让他们看到了新一轮挑战中国人的机会终于来了。明治维新(1868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日本,我误解你了吗?简介 >日本,我误解你了吗?目录 > 2、蛇吞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