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1979《爱,是不能忘记的》
    体裁:短篇小说

    作者:张洁

    小说《爱 ,是不能忘记的》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文坛一位引人注目的女作家张洁的作品。该小说叙说了“我”(姗姗 )的母亲钟雨 ,爱上了一位已婚且有着和睦家庭的老干部而倍受心灵折磨 ,只能在笔记本上独白使情感得到慰藉的一则伤感而又凄楚的故事.

    《爱,是不能忘记的》 - 作品简介

    《爱,是不能忘记的》是张洁代表作之一。文中,张洁用了大量的篇幅来描写母亲钟雨的经历与心情,用一种事实来说明二十世纪的爱情观与婚姻观,用母亲的这两种观的理想,来叙述这种爱情观和婚姻观是否先进、现代,亦或是落后、陈腐。张洁最终目的却是以批判将爱情和婚姻分离,把婚姻当作一种传宗接代的工具,一种交换、买卖的庸俗观念,提倡以真正的爱情为内容的结合。

    小说描写了一位女作家和一名老干部之间“凄凉而悲惨”、但又“镂骨铭心”的爱情“大悲剧”。造成这场悲剧的原因,仅仅是因为老干部有一个共患难几十年的妻子——一个工人的女儿。他们几十年“风里来,雨里去”,已经“互为左膀右臂”。

    《爱,是不能忘记的》 - 作者简介

    张洁,原籍辽宁抚顺,1937 年出生于北京,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过着贫苦而孤独的流浪生活。1956 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学统计学,毕业后到第一机械工业部工作。1978 年发表处女作《从森林里来的孩子》,作品讲述了一个音乐家在“文革”中身受迫害却依然坚持真理、热爱艺术的故事,该篇获1979 年度全国短篇小说奖,翌年《谁生活的更美好》又获此项奖。1980年调到北京电影制片厂文学部任编剧,1982 年成为中国作家协会北京分会专业作家。探索当代知识妇女的命运是她创作的一个重要内容,短篇小说《爱,是不能忘记的》及中篇小说《方舟》、《祖母绿》、《七巧板》是这方面的代表作。经济改革则是她前期创作的另一个热点,1981 年她创作了新时期第一部反映工业经济改革的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深刻地表现了改革过程中的斗争,作品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至今已有十二种外文译本。张洁的前期创作几乎都是对社会和人的心灵的探索,她为多年来所失去的人性中美好的东西而不安,她矢意透过平凡的事物,寻出那种不平凡的美的所在。1986 年以《他有什么病》为标志创作风格和题材有所变化,往往以虚幻、荒诞的艺术场景和辛辣犀利的语言鞭笤社会弊端及丑陋的国民性。1989 年起任中国作家协会北京分会副主席职务,1989 年5 月曾到美国康州威斯林大学当客座教授一年,讲授中国当代文学。1989 年9 月获意大利马拉巴特文学奖。

    《爱,是不能忘记的》 - 写作特色

    张洁以第一人称在《爱,是不能忘记的》的开头叙述三十岁的自己就要结婚了,三十岁正是人生的大好时光,但是对于女人来说,却有嫁不出去的危险,而文中的“我”已经有了一个酷似希腊雕塑家米伦所创造的“掷铁饼者”的求婚者,他说不出“我”的好处,却仅仅觉得“我”好,“我”的寂寞并没有因为他的话而空白,反而更加满了。于是,“我”就想到了这种自然而然的婚姻是一种伦理的义务,是用法律和道义来承担彼此的责任和义务,“我”悲哀,难道就没有一种比此更牢固、更坚实的东西把两个人联系在一起吗?如果两个相爱的人,就按照历行了二千年的习惯,如大多数家庭那样结婚、生儿育女、厮守在一起,把婚姻当成一种传宗接代的工具,一种交换与买卖,把婚姻和爱情分离开来,就不会有这样的烦恼了,可是“我”却做不到,因为“我”从小就是下不了决心的人,是个“贼风入耳”不让自己,同时也不让别人安宁的人。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六十年与六十部:共和国文学档案(1949-2009)简介 >六十年与六十部:共和国文学档案(1949-2009)目录 > 1979《爱,是不能忘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