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班主任》
的对象。这样一来,张老师的“救救孩子”不能不显得格外勉强,缺乏那样的忧愤深广的感染力。其实,在那个荒谬的时代,受伤害的远不止是宋宝琦、谢惠敏,作者本人也应当是其中之一。就在一年之前,刘心武还在写《睁大你的眼睛》那样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小说。其中的小英雄方棋,无疑就是后来的谢惠敏。无独有偶,其中也有一个类似事件的细节:方棋偶然得到郑可意遗忘的笔记本,随便一翻,便“像侦察兵发现了敌人的重要炮位似地皱起两道眉毛,激奋地对大家说,‘这是一本手抄的黑小说!’”当场没收。这与谢惠敏读也不读就断定是本“黄书”,是何其的相似。不同的只是,前者是无条件肯定的无产阶级小英雄,后者是挽救的对象。刘心武在没有完成自我清算,对自己的局限性没有认知的情况下,匆匆地赶新的时代潮流,留下破绽是难免的。尽管如此《班主任》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价值和影响,是不可否认的。
(李兆忠撰)
刘心武:《睁大你的眼睛》,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
刘心武:《生活对创造者说:走这条路》,《文学评论》1978年第5期
刘心武:《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光明日报》1978年10月3日
卢新华:,《文汇报》1978年8月11日
濑户宏:《试论刘心武——到〈班主任〉止》,《钟山》1982年第3期
贺桂梅:《新话语的诞生——重读〈班主任〉》,《文艺争鸣》1994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