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三章 不请自来
”,王屋山每次心头有气无处发泄时,便要对着那只贝壳鹦鹉怒骂一通,在她内心深处,早已经将它当作了李云如,而她自己,当然就是那只优雅的白鹤了。

    一刹那间,王屋山终于下定了决心,将鹦鹉的钿片扔在了一旁,站了起来。外面的琵琶声竟然已经不知道什么时候休止了。她将铜镜重新转成正面,对着镜中的自己微笑了一下,随即出了阁门,穿过月台,往花厅而去。

    外面夜色渐浓,莲花的香气浓郁得近乎香甜。花厅那边似已铺设停当,堂上及两廊明角灯都已点着,灯火通明。桥头及复廊的纱灯也正一盏盏被人燃亮。橘黄的灯光华彩莹润,给这静谧的宅邸平添了几分别具韵味的风情。

    当王屋山步入花厅时,意外发现除了几名侍女正忙于摆好酒物器皿外,并无其他宾客,甚至连主人韩熙载以及当家的秦蒻兰都不在场,不禁一愣,问道:“人都还没来么?”

    那几名侍女本是府中乐伎,负责在宴会时奏乐助兴,现今却因为人手不够不得不干起了下人的活计,本就不大情愿,又见与她们同样出身的王屋山大模大样地发问,心头更加有气,大多不予理睬,佯作未闻。只有吹笛的丹珠回头看了看王屋山,迟疑着答了一句:“嗯,客人都还没来呢。”她才十四岁,于乐伎中年纪最小,脾性也最好,圆圆的脸蛋更显得孩子气十足。

    王屋山听了,便不再多说,转身向外走去,临到门槛时,忽又想起了什么,回头交代道:“今晚我和相公要用那对金杯饮酒,记得要摆出来。”俨然一副主母的口气。丹珠正盯着她那身蓝色绫衣暗自羡慕,听了这话,当即不快地转过头去,只应道:“知道了。”

    专吹排箫的乐伎曼云忍不住道:“不劳娘子多嘱咐,我们一定会将金杯摆在堂中最显眼的位置。”她刻意加重了“最显眼”的语气,嘲讽之意溢于言表。

    这金杯原是王屋山随同韩熙载到宫中参加宴饮时所得,虽只是国主李煜随意赏赐之物,却也成了王屋山得意的资本,每次夜宴时都不免要特意拿将出来炫耀一番。她也听出了曼云话中的讥诮,竟然没有生气回击,还露出了一个奇特的轻蔑微笑,一扭腰肢,打起珠帘便出去了。

    刚出院落,王屋山眼波一转,便瞧见了舒雅正从东面石桥上下来,桥头灯光映照着他那张苍白文弱的脸,倒显出几分落落寡欢来。

    这舒雅本是李家明寓居歙州时的旧识,诗才颇为不俗,经李家明兄妹竭力举荐,成为韩熙载的门生。后来参加了韩熙载知贡举主持的进士考试,当科共取中九人,舒雅高中头名状元。但当时正值南唐朝中党争,有政敌指使落第士子联名拜桥,攻击韩熙载取士不公,理由是九名新进士中竟有五名跟韩熙载熟识,其中当然也包括舒雅。甚至有士子在拜桥时自残身体,携带长钉钉脚,引起了极大轰动。国主李煜为了平息朝野非议,有意取消了这五人的进士资格。其时舒雅已经授官翰林院编修,亦被迫辞职,自此绝迹仕途,只是跟随韩熙载游戏浪荡于夜宴之间,颇令人惋惜。

    舒雅看上去有些心不在焉,一直走到月门时,才发觉王屋山站在灯光明亮处,正似笑非笑地望着他。他吓了一跳,急忙招呼道:“娘子有礼。”随即腼腆地把眼一低,不敢再看王屋山,神色间似乎对她十分畏惧。

    王屋山笑道:“舒公子,你这是打哪里来?”舒雅道:“这个……我……”他有心撒个谎,但见对方笑得似乎别有意味,揣度她已然亲眼看到了自己从东面过来,便改口道:“我来得早了些,四下逛了逛。”

    王屋山笑道:“想来舒公子所指的‘四下’,就是东面的琅琅阁吧。”舒雅脸色愈加局促,却又不敢轻易得罪王屋山,只放低了声音道:“当然不是。”一面说着,一面抬脚便走,意欲快些避开眼前这个伶牙俐齿的女子。

    王屋山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韩熙载夜宴简介 >韩熙载夜宴目录 > 第三章 不请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