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保罗·纽曼一样迷人的男人身边救走,他强迫我乘他那条250英尺长的游艇,强迫我住蒙特卡洛、摩洛哥、巴黎和伦敦的豪华宫殿,还有天知道的其他什么地方。他像个傻子似的,有点希望她说这些话。
“我也想你,罗伯特。你要多加小心。”电话挂断了。他一个人孤零零地呆在俄国。
第二天清晨,图书馆开门10分钟后,罗伯特走进了这幢灰暗的巨大建筑,来到服务台前。
“早上好。”罗伯特说。
服务台前的那位妇女抬起头来。“早上好。您有事吗?”
“是的。我在寻找一位妇女,我相信她在这儿工作,奥尔加——”
“奥尔加?是的,是的,她是在这儿。”她指了指另外一个房间。“她马上就来。”
“谢谢。”
事情就这么简单。罗伯特经过坐在长桌旁苦心钻研的一群学生旁边,走进了另一个房间。他们在为什么样的将来作准备呢?罗伯特寻思着。他来到一间小一些的阅览室门前,又走了进去。一位妇女正忙着摞书。
“对不起。”罗伯特说。
她转过身来。“什么事?”
“您是奥尔加吗?”
“我是奥尔加。你找我有什么事?”
罗伯特宽慰地笑了笑。“我在为报纸撰写一篇文章,谈改革以及它怎样影响了普通的俄国人。改革有没有使您的生活发生变化?”
那妇女耸了耸肩。“戈尔巴乔夫执政之前,我们不敢开口说话。现在我们敢说了,可又没什么可说的。”
罗伯特又换了个方法。“情况当然有些好转。例如,您现在可以旅行了。”
“你一定在开玩笑,我有丈夫和6个孩子,怎能旅行得起呢?”
罗伯特继续追问:“可您还是去了瑞士,而且——”
“瑞士?我此生从未去过瑞士。”
罗伯特缓慢地说:“你从没有去过瑞士?”
“我刚才告诉过您了。”她朝一位正从桌子上收拾书籍的黑发妇女点了点头。“她才是去过瑞士的幸运儿。”
罗伯特迅速瞥了一眼。“她叫什么名字?”
“奥尔加。跟我一样。”
他松了口气。“谢谢您。”
一分钟以后,罗伯特便同第二个奥尔加交谈了起来。
“对不起。”罗伯特说,“我正在写一篇关于改革以及它对俄国人生活所产生的影响的文章。”
她小心谨慎地看着他。“是吗?”
“您叫什么名字?”
“奥尔加。奥尔加·罗曼柴克萝。”
“跟我谈谈,奥尔加,改革有没有使你的生活发生变化?”
如果在6年前,奥尔加会害怕同一个外国人交谈的。但现在这一切都是允许的了。“没什么大的变化,”她斟词酌句地说,“一切还是老样子。”
这位陌生人执意不肯让步。“一点变化也没有?”
她摇了摇头。“没有。”接着,她又充满爱国热情地加了一句,“当然,我们现在可以出国旅行了。”
他似乎来了兴趣。“那您有没有出国旅行过呢?”
“哦,去过。”她自豪地说,“我刚刚从瑞士回来。那是个美丽的国家。”
“我也有同感,”他说,“您在旅行中有没有机会接触到别人?”
“我遇到了很多人。我乘了公共汽车,我们在高山间穿行,是阿尔卑斯山。”奥尔加突然意识到她不该说这些,因为这陌生人也许会问起飞碟的事,而她又不想谈论此事。这只会给她惹麻烦。
“真的吗?”罗伯特问道,“请跟我谈谈汽车上的人。”
奥尔加如释重负地答道:“他们都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