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柏林·沉默与爆发·公元1889年
韦伯(1864~1920) 林荣远译

    这算是韦伯的最后一本书。全书两个部分,分别写于1911~1913年和1918~1920年两个时段,于1920年韦伯去世后由其遗孀整理出版。它可以说是韦伯多年思想的积累,一方面是对社会学概念的整体范畴梳理,另一方面是讨论宗教、市场、法律、政治共同体的具体社会学,厚重的著作很难读完读透,但绝对是一本值得时常取出并学习的经典。

    对于思想家的浩瀚与洞察,最直接的体会莫过于读到那些精准深刻得令人悲痛的警告性预言。思想家因为洞悉过程的实质,所以能指出问题所在,推导出可能的恶劣结果。他们或许希望这样的警示能让世人觉醒,然而事实往往是,即便他们发出声音,历史还是无可阻挡地掉入了他们预言的深渊。而这是他们最悲凉的伟大。

    “民主化的消极意义是让蛊惑性的政客获得权力,而其积极意义在于政治领导人不再会仅仅被寡头们所垄断。独裁专制特有的手段就是公民表决,它不同于平常的选举,而是相信自己信赖的人具有领袖使命。

    “一旦当官僚体制消极对付议会的干涉,国家则会成为‘极权国家’的一个变种……对官僚体制的监督也就成为议会的第一个基本任务……需要议会能够召集专家和查阅档案,以此来对官员行为评估,即议会必须具有调查权。可惜,德国帝国议会并没有这项权力。”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时光里的欧洲简介 >时光里的欧洲目录 > 柏林·沉默与爆发·公元188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