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十节 流血
如果说他一事无成,那是因为无事可做,即使换一个人也比他强不了多少。

    博瓦勒紧紧抓住权力不放,并不只是为了满足虚荣。不管怎样,出现了现在这种情况,他变得非常现实,因此个人的收获不小。他一方面忧心忡忡,另一方面却洋洋自得,因为他为自己藏了很多粮食,如果他只是个小卒子,能有今天这个样子吗?如果他交出了权力,今后还得占到这些好处吗?

    那么现在即是为了保护其领袖地位,也是为了保护既得利益,他满腔热血地投入战斗。他极有见识,知道如何避重就轻。对于多里克的种种非难,他采取不理不睬,不辩不驳的态度。因为在这方面,他已未战先败。另外,他也反复强调这些问题确实存在。相反,他却叫苦连天,摇身一变成了最不满意的人。

    而且,两位对手在采取何种有效方法的问题上意见相左。多里克宣称,必须更换政府,而博瓦勒却强调,要精诚团结,同仇共戚,追究肇事者的责任。

    造成今天这种局面的罪魁祸首是谁吗?我认为,不是别人,正是那些冬天没有返回营地的少数移民,他们已丰衣足食,没有必要回来躲避。博瓦勒的推论简单,既然大家再也没有见到他们,那说明他们有了收获,吃穿不缺。既然他们有吃有穿,人们就有权将他们的粮食充公,分给大家。

    少数几个绝望的人经不住煽动,便立刻响应。他们急不可待地执行这道命令。起初还只是利贝丽亚附近搜索、掠夺,后来,由于要出远门,便结成一伙。队伍迅速扩展,最后,到了十月十五日,形成了一支真正的军队,有二百来人。摩尔兄弟领着乌合之众朝着目的地开拔。

    五天里,队伍四处闯荡,他们到底干了些什么?人们只要看到受害者朝营地蜂拥而至,便可猜到一、二。他们惊恐不安,历经千辛万苦换来的果实却毁于一旦,太出乎他们意料。人们接二连三地来到政府大厦前面,请求法律制裁。但政府不仅对他们粗暴无礼,而且将他们扫地出门。同时指责他们鲜耻寡廉,自私自利。怎么!他们是朱门酒肉臭,而其手足同胞却是饥寒交迫,命归黄泉。听到这番言论,他们目瞪口呆,惊愕不已,于是只好垂头丧气地离开。博瓦勒大获全胜,这些人跑来告状,就足以说明,他所指引的道路是何等正确。这着棋算是走对了,他感到兴慰。那些冬天没有返回的人确实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现在,不管你是谁,都得与其他人共命运。那些曾经吃苦流汗的人是白费了力气。他们现在也变成了一文不名的穷光蛋,与把他们东西抢光,吃光打家劫舍的强盗一样,生活拮据,这些人像蝗虫,一窝蜂拥进来,只要是吃的,伸手就抢,而且,诛求无己,胡作非为。他们虽然是第一批遭受如此人祸的人,但由于对此司空见惯,只好听之任之。强盗们肆无忌惮,践踏庄稼,抢走牲口。

    可是,抢劫者的战利品微乎其微。被他们敲榨勒索的农民所谓的财富是相对的。丰收了,只能说明这些人比其同类更有勇气,更聪明、更灵活,或者说,更有运气。他们勤勤恳恳,也只能保证基本生活条件,勉强糊口而已,根本就不能说明他们奇迹般地富了起来。因此,从这些可怜的农民身上,挖不出更多的东西。

    强盗们由于在他们身上找不出什么,感到幻想破灭,便开始蛮干施暴。

    他们凭空杜撰,指责那些移民隐而不报。于是,不止一个移民遭到严刑拷打,非人折磨,他们被硬逼着交待粮食藏的地方,历史是何等的相似,霍斯特岛与法国爆发的扎雷克起义同出一辙。

    匪徒出发的第五天,终于撞到了李威利和邻居做的围墙上。自从他们一上路,就一直提到这些开荒的人,他们动手最早,种地时间最长,因此会最兴旺发达。从他们身上能够发笔横财。

    这回可是东风压倒西风。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约纳丹号历险记简介 >约纳丹号历险记目录 > 第十节 流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