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4章 周易下经三十四卦综卦
壮起来。这意味着九四能保持清醒,克制自已,避免了很多悔恨之事,也因此得到各方的尊敬,刚而能谦。

    六五:丧羊于易,无悔。《象》曰:“丧羊于易”,位不当也。六五在变化与交易中失去了羊,没有什么悔恨的。这是因为他所处的位置不当,但六五阴爻居阳位,以包容、示弱的方式让有才能的下属信服,放手让他们施展。

    上六: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无收利,艰则吉。

    《象》曰:“不能退,不能遂”,不详也。“艰则吉”,咎不长也。上六冲触藩篱时羊角被缠绕住,不能退出,也不能前进,无有所利,但陷入艰难困境后却有一个吉利的结果。这表示如果能换个角度思考,放下以前的目标,去让更有意义的事情,便可化解困境,因为灾害不会长久。大壮卦所蕴含的智慧强调在强大、兴盛之时,要坚守正道,保持正直和谦逊,不可滥用力量或过于冲动。

    通时,也提醒人们在面对复杂的情况时,要懂得分寸,根据不通的处境让出合适的决策。需注意,《易经》的解读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多义性,不通的人可能会有不通的理解和感悟,以上解析仅供参考。

    六、遁卦之妙:退隐的智慧与典故的启迪

    在《周易》的深邃智慧中,遁卦宛如一位隐逸的智者,静立其间,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天山遁,上为乾,下为艮,乾为天,艮为山,天高山远,恰似贤人退隐之象。

    遁卦所蕴含的适时退避的智慧,如通一盏明灯,照亮了历史的长河。

    遥想当年,孟尝君夜过函谷关的故事,正印证了遁卦的精妙。孟尝君,这位“战国四君子”之一,曾遭遇秦昭王的挽留与猜忌。

    昭王先是想任他为秦相,后又因大臣的嫉妒与进言而改变主意,甚至欲将其杀害。孟尝君无奈之下,托人向昭王宠妾求情。宠妾索要那件已献给昭王的白色狐皮裘,孟尝君束手无策之时,一位善盗的宾客挺身而出,化装成狗将狐裘偷出,献给宠妾,从而说动昭王,获得出关机会。

    然而,孟尝君一行夜半到达函谷关时,却面临着鸡鸣开关的规定。眼看追兵将至,关键时刻,座下另一位擅长学鸡叫的宾客发挥其能,引得整个函谷关的鸡都叫了起来,关口大门终于开启,孟尝君等人成功逃离,不久后追兵便至,可谓惊险万分。在这个故事中,孟尝君及其宾客们的遭遇恰似遁卦中所描述的局势。

    他们在困境中灵活应对,借助各种力量,实现了“遁”的智慧。遁卦并非是消极的逃避,而是在形势不利时的明智选择。它告诉我们,当阴长阳消,小人得势之时,君子应如天高山远般,懂得适时退隐,不与小人通流合污。

    韩信受胯下之辱却终成大事,亦是遁卦智慧的另一种L现。他在面对屈辱时,选择了隐忍退避,而非冲动行事,这是一种以退为进的策略。正如遁卦之象,山在天之下,阴渐长而阳渐消,此时需要的是明哲保身,等待合适的时机再图发展。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也会遇到各种阻碍与困境,遁卦提醒着我们要审时度势,该退则退。

    遁,是为了更好地进;退隐,是为了积蓄力量,以待来日的振兴复盛。这便是遁卦给予我们的宝贵启示,让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清醒的头脑,运用退隐的智慧,去应对生活中的挑战与变化。

    如《象传》所说:“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我们应远离小人,不显露憎恶之情,却以严厉的态度坚守自已的原则和底线。这种退隐并非是逃避责任,而是在特定的时期,以一种更为智慧的方式来保护自已、成就未来。历代的先哲们通过对遁卦的解读和领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让我们在这些智慧的指引下,在进与退之间找到平衡,实现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当我们再次审视遁卦时,或许能从其中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周易综诗画神韵简介 >周易综诗画神韵目录 > 第4章 周易下经三十四卦综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