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奇瑞能走多远
外,生产线上的工艺文件并不为熟悉现场的车间来审批,而是要由脱离生产线的技术部门审批。
自创建以来,奇瑞已经从德国、日本等先进企业请过不少管理专家,但他们带来的方法,有些在奇瑞根本执行不下去。2003年就来奇瑞传经授道的寺田真二,目前也没有推广得了他那一套东西。在来奇瑞之前,寺田在日本三菱汽车制造岗位待过30年。
市场在发展,奇瑞在提升,因此,奇瑞开疆者所擅长的那一套打江山的做法未必都能接着往下续延了。如何能让那些过时的做法让位?如何能敞开胸怀接纳先进的发展思路和手法?这已经成了奇瑞在“本土造车长跑”中遭遇的一个极限。
改变所有者缺位的机制,不失为一条解决之道。如果能通过改制让奇瑞的创业者成为奇瑞的拥有者,如果再能设计出一套合适的退出机制,让企业可以顺畅地新陈代谢,吐故纳新,那么,奇瑞的肌体将会逐渐适合长跑。
也许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将成为决定奇瑞未来究竟能走多远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