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货品管理
个方面:
(1)严格的报表管理。运用工作报表追踪终端人员的工作情况,是规范终端工作人员行为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严格的报表制度,不仅可以使终端工作人员产生动力,督促他们克服惰性,而且会使终端人员做事有目标、有计划、有规律。报表也是企业了解员工工作情况和终端市场信息的有效工具。同时,精心填制的工作报表,也是销售人员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避免工作杂乱无章、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方法。主要报表有:工作日报表、周报表、月总结表、竞争产品调查表、终端岗位职责量化考评表、样品及礼品派送记录表、终端分级汇总表等。此外,还有主管要求定期填报或临时填报的、用于反映终端市场信息的特殊报表。终端工作人员一定要按时、准确填写报表,不得编造,以防止因信息不实而误导企业决策者,并及时通过互联网传达给企业。
(2)对终端人员进行培训。一方面,加强在线培训,增强终端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和成就感,让其独立工作。另一方面,给予其理论和实践的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使终端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以适应更高的工作要求。这样可以增进主管人员对终端人员各方面工作情况的了解,对制订培训计划和增加团队稳定性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3)进行终端工作监督。管理者要定期走访市场,对市场销售情况作出客观的记录、评估,并公布结果。终端市场检查的结果直接反映了终端人员的工作情况。同时,建立健全的竞争激励机制,对于成绩一般的人员,主管一方面要帮助他们改进工作方法,另一方面要督促他们更加努力地工作;对那些完全丧失工作热情、应付的工作人员,要坚决辞退;对于成绩突出的工作人员,要充分肯定成绩,并鼓励他们向更高的目标冲击。
(4)搞好终端协调。企业对终端工作人员所反映的问题,一定要给予高度重视,摸清情况后尽力解决。这样既可体现终端人员的价值,增强其归属感、认同感,又可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同时鼓励他们更深入、全面地思考问题,培养自信心。企业拥有一套完善的终端人员管理制度,并通过它来约束终端工作人员的行为,保证终端管理的效果。
终端销售绝不是一种简单的组合,往往需要企业运用各方面的资源协调完成。特别是竞争的压力使得终端销售的技术日益精进,对管理工作提出了十分严格的要求。终端销售管理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选择适宜的终端类型
选择何种业态、哪种商店或消费场合,必须经过认真地考虑,同时还必须对这种业态或商店的商圈特征,如人口结构、地理环境、生活形态及竞争态势进行评估。并非选择有利的商圈位置或有名的商店就一定能促进销售,应该认真研究自己的实力和目标,从而选择合适的形式。
2.争取店方的合作
这是提高终端销售效益工作的难点之一。在通常情况下,店方更愿意把机会给予知名的企业或品牌,但新品牌或新企业也并非没有自己的优势。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懂得谈判的艺术,把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准确地告诉对方。与此同时,强化其他促销形式的配合,并通过严格的管理和良好的沟通赢得与店方长久的合作。
3.增加人力的支持
许多终端销售活动要靠大量的人力去实现。而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要在短时间内培训一支符合要求的队伍并非易事。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些企业开始雇用临时的专业人员或商业学校的学生从事这一工作。实践证明,这是一种既经济又有效率的做法。但企业必须加强监督与管理,以确保整个销售活动朝着自己确定的方向进行。
4.提高促销的整体配合
强调终端销售的价值,并非排斥其他形式的促销活动。而且,终端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