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第十二章 梦想造就财富 美国人赚钱故事
个偶然的机会,发现一个现象:凡到洗衣店洗烫的衬衫,都有一个纸板做衬底,以保持衬衣的平整和熨帖。

    当时他正在为今后的生计发愁,就想到可以来做这种纸板生意。他从洗衣店了解到,这种纸板的售价每千张为4美元。他决定将每千张纸板只定价为1美元。这个价钱有多少利润可图呢?

    为了使纸板有利可图,他在纸板上印刷商业广告。这样他就可从广告用户中收取一笔广告费,这样利润还是相当可观的。应该说,这是个不错的主意。但他并不满足,进而想出了一个妙计,改进了纸板的设计:一面仍旧登载广告,在另一面上则印上儿童喜爱的图画、动人的故事作品和家庭主妇喜欢的菜谱、男士们喜爱的有趣字谜等等。这样人们乐意将衬衣板保存起来。这种改进,受到了各方面的欢迎,纸板的销量随之大增。甚至有些人把本来还可穿用的衬衣也拿到洗衣店去洗烫,目的是为了获得他们喜爱的菜谱、图片或字谜。广告用户也纷至沓来,要求斯太菲克为他们做“衬衣广告”。

    后来斯太菲克把从衬衣纸板所获得的赢利全部赠送给美国洗染学会。该学会知恩图报,就要求学会所属单位及其他同业分会都来购买斯太菲克的衬衣纸板。这样一来,使斯太菲克付出得少,收入得多。

    由于斯太菲克不断思索、探讨,结果,在小小衬衣纸板上锲而不舍,接二连三地大做文章,使他从一个普通的退伍军人,变成了一个富商。

    决定赚钱最重要的因素不是资金,也不是技术,而是灵光一现的金点子。

    239、美国商人的“无本经商”经

    福特是美国萨克托门多的一个穷苦青年,想独自办企业,但没有本钱。冥思苦想后他有了一个巧妙的办法。

    他在一家妇女杂志上刊登了“一美元商品”的广告,在广告中,他列举了许多名家厂商生产的实用而优质的小商品,这些商品中大多数正好价值一美元,少数商品价格还略高于一美元。这则广告立即引起了轰动效应,迎合了美国广大家庭妇女购物贪图方便、实用、价廉的心理,于是寄来了预订费。福特就将预订费向厂商进货,然后再将商品寄给订户。这种做法使福特在没有资金的情况下做成了生意,也使得广大家庭妇女购买到了价格低廉而又称心满意的小商品。

    然而,这种做法在同行中引起了纷纷议论:有的人说:“福特是个傻瓜,进货价高于销售价,做的是赔本生意,不知他是怎么想的。”还有的人说:“别人的生意是越做得多越赚钱,福特是越做得多越赔本,看他有多少钱来赔?”还有的人说:“别说是赔本生意,就是有利润,一美元的商品有多少利润可得呢?”

    的确,福特的这种经营办法,不仅在进销价上已经亏损,再加上广告费、邮寄费、杂志费、损耗费,是十足的得不偿失的赔本生意。但是,福特并非傻瓜,他紧接着采取了第二步棋:在家庭妇女接到第一批订货的同时,又接到了福特的另一份订货单,订货单上所列的同样是名牌厂商的产品,价格在3到100美元之间,除订货单外还另附有一张空白汇款单,商品目录上有简短的说明:“如果您需要目录上的商品,请填好品种和数量,并汇款,一起寄给我们,几天后,您就会收到您所需要的商品,保证使您称心满意。”上次的“一美元”商品,确实使顾客称心满意。她们就对福特的做法产生了“信任感”和“方便感”,所以很乐意同福特做第二笔、第三笔生意。

    福特就是依靠后面的生意来填补“一美元商品”的亏损。由于后面的生意越来越大,使福特在没有资金的情况下获得了越来越多的盈利。1974年,福特的公司销售额竟达到5000万美元。

    吃亏是福,这一边吃小亏,往往能在那一边占到大便宜。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赚钱金点子大全集简介 >赚钱金点子大全集目录 > 第十二章 梦想造就财富 美国人赚钱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