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含激情地盯着坐在上首的赵祯,那目光说是在看此生挚爱也有人相信。
在这样火热的视线下,赵祯没来由打了个寒颤。
【还记得我们之前点评晚唐时说过的黄巢起义吗?】
【当时除了唐朝的军队外,还有一个叫党项的少数民族也帮着唐朝军队反击过黄巢起义军。】
嗯?
党项吗?
已经有脑子转得快的人联想到了西夏。
莫非西夏在未来又做了什么?
【这个叫党项的少数民族因为帮助了唐朝军队镇压黄巢起义,因此被称为定难军,并获得了西北的一块地盘,叫夏州。
而在唐朝覆灭之后,夏州又变成了大宋的藩镇。】
自古只要涉及藩镇,基本上接下来都不会是什么好事儿。
果然--
【这个夏州也就是我们后来所称的西夏。
唐朝时给大唐当小弟,等到大唐覆灭,又成了宋、辽的小弟,然而这万年小弟终有当烦的一天。
于是,在一个风和日丽又或是暴雨倾盆的日子里,当时的西夏之主李元昊宣布:老子要脱离宋朝,单飞辽!】
【当时的大宋朝廷虽然在面对辽国时显得过于疲软,却不代表他们也能容忍西夏这么一个小小藩镇打脸,打自然是要打回去的。
然而,或许是仓促应战的缘故,起初大宋边军在与有备而来的西夏军的碰撞之下并没有得到正向的战果。】
【结果你猜怎么着?】
【意外又不那么出人意料的一幕出现了......】
第504章
番外9
还能怎么着?
打不过当然是议和啦!
升平楼中,这么想的人不在少数。
其中一部分是出于自身的政治主张,而另一部分则是出于对同僚的了解。
【没错,正当此时,投降......啊不是,主和派,他又一次站了起来,提出了与西夏议和的提议,其代表人物就是当时的宰相张士逊。】
【他们当时给出的理由很简单,西夏哪怕独立了也不过蕞尔小国,癣疥之疾,大宋的大敌是辽国,其余的没必要节外生枝。
再者打仗劳民伤财,不如就随他去了。大不了参照与辽国的关系,每年也赐西夏一大笔钱,以保两国和平,反正咱们大宋有的是银子。】
彼时经过先前的视频科普,汴京城的老百姓们已经知道了朝廷这些年每年都要给辽国大量岁币的事情。
当时只觉得气愤心疼不已,毕竟这些银子可都是从他们缴的税赋里挤出来的。
然而尽管不甘心,但他们也知道,事到如今也只能这样了,谁让朝廷当年打了败仗呢?
况且,作为升斗小民,比起和凶残的辽人打仗,他们还是更想过好眼下的太平日子。
这么一想,朝廷花钱买平安好像也就没那么难以接受了。
可现在他们又听到了什么?
敢情朝廷送了一个辽国不够,就连小小的西夏都有份?
那接下来是不是只要周边的国家一有动静,朝廷就得巴巴的赶着送钱?
别以为用个“赐”字他们就听不懂了,这不就是瘌痢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吗?
还有,这些银子从哪来?
到时候不会要加税吧?!
还让不让他们小老百姓活了!
哔哔--哔哔--
一时间,天幕之下,但凡想到这点的百姓都破防了。
虽然碍于在大庭广众之下嘴上不敢说,但心里骂的别提多脏了。
狗官!
在老百姓们为自己今后的生活担忧时,作为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