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神
长篇小说,其中的4部皆为亨利·贝克林系列。
1933年,卡尔的新作出版。他精心塑造的大学教授基甸·菲尔博士首次登场。菲尔博士的原型是卡尔最崇拜的作家G.K.切斯特顿(又是他)。和切斯特顿一样,菲尔博士身材肥胖结实,抽烟斗,留着怪异的胡须,走起路来犹如大象一般令人不安。
1934年,卡尔使用笔名“卡特·狄克森”创作了《瘟疫庄谋杀案》,神探亨利梅里·维尔从男爵登场亮相。梅里·维尔是没落的英国贵族,他外表古怪、性格暴躁、傲慢自大、口无遮拦——一句“滚开”是男爵最常见的口头禅。梅里·维尔很像英国首相丘吉尔,但他不像菲尔博士那样有学究气,是个举止略显粗俗的壮汉。他早年就职于英国情报机关,后来是律师兼医生。梅里维尔经常会做出一些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比如大骂政府无能,比如情绪激动下不慎造成裤裆撕裂……但谁也无法否认他的推理才能。
1935年,基甸·菲尔系列作品的出版,这是密室推理小说史上最伟大的作品。在书的第17章,卡尔借助菲尔博士之口,发表了经典至极的“密室讲义”,把自侦探小说诞生以来的所有密室一一剖析,归类总结。这篇讲义是不可能犯罪小说极盛的标志,至今无人逾越。
在这之后,卡尔又陆续发表了、、、等优秀作品。
在卡尔一生创作的80余部作品中,总共设计了50余种密室,这是后人无法想象的。着名评论家朱利安·西蒙斯说过:“今日小说在诡计设计上,没人可与克里斯蒂和卡尔比肩。”卡尔的密室不局限于机械密室或心理密室,而是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复杂机械布局的背后,利用人的心理盲区,制造最不可思议的密室。
除了密室以及其他不可能犯罪之外,卡尔的作品也集中地体现出了“黄金时代”作品的风采。卡尔的作品虽然离奇诡异,却从来不失公平,不向读者隐瞒线索,在平等的斗智中令人输得心服口服。
卡尔的作品充满了哥特式风格,浪漫、风趣、诡异,甚至有些恐怖。但这些全部和小说主题很贴合地表现出来,从来不给人突兀、生硬和故弄玄虚的感觉。卡尔的作品还随处可见电影元素,时间、空间的转换,人物的切换、长镜头的使用、蒙太奇的应用……这些都在逻辑推理的基础上,为小说增添了不少神秘色彩,更令读者欲罢不能。
出版商曾经将卡尔的小说自第210页后封死,声称如果有谁可以在读完前面部分而坚持不读结局,可以将封条完好的书交回出版社,换回购书花费。结果,有这样意志力的人凤毛麟角,这种封条保存完好的书今日成了价值数千美金的收藏品——卡尔魅力,可见一斑。
卡尔还是福尔摩斯学研究者,他与柯南·道尔的小儿子阿德里安·柯南·道尔合着的《福尔摩斯的成就》和《阿瑟·柯南·道尔爵士的一生》都是福学研究的珍贵资料。
1936年,名满天下的卡尔加入英国侦探俱乐部,成为第一位加入此俱乐部的非英籍人士。1948年,卡尔不满美国工党执政,返回美国居住,在1953年工党下野后又回到英国。1951年,卡尔健康状况出现问题。到1953年,病情十分严重,直到1954年才基本康复。1963年,卡尔突然中风,左手几乎丧失了生活能力。
1965年,卡尔回到美国,在南卡罗来纳州度过了余下的12年。1977年2月27日,有“密室之王”称号的约翰·狄克森·卡尔病逝。
除了“三巨头”,“黄金时代”出类拔萃的创作者数不胜数——
多萝西·塞耶斯——仅次于阿加莎的女王;S.S.范达因——“黄金时代”戒律的制定者;罗纳德·诺克斯——创造了侦探小说的“十诫”;安东尼·伯克莱——英国侦探俱乐部的出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