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再小的地方也能看到温州人的身影
    佛山某都市村庄街头,有一家毛衣毛线店,已经营业近三年。这个年头,自己买毛线织手工毛衣的人似乎不多,街上随便买一件毛衣,又时尚,又便宜,似乎没有谁有闲心织毛衣。况且,都市村庄这种地方,往往有脏、乱、差的毛病,外人看来,这家毛衣毛线店的生意肯定好不了。

    可是,当你无意中进入这家毛线店,你会发现小小的店面里坐满了人。有五六十的退休大妈,有三四十的青年妇女,甚至还有20岁左右的女大学生、男大学生们——前者给男友织围脖,后者则给女朋友买卡通手套。一屋子人闹哄哄的,除了炎热的夏季,其他季节莫不如此。秋冬旺季的时候,你走近之后会发现,里面甚至没有下脚的地方,到处都是学织毛衣的顾客。

    店主是一位40岁左右的温州女人,店里面除了卖毛线,还有她亲手织的毛衣、床单、吊带、裙子、帽子、围巾,等等。凡是人们能想到的东西,她都能织出来。前来小店的女人或者男人们,多是买毛线织自己喜爱的衣物,也有一些不喜欢自己动手的人,直接买了店主织的衣物就走人。

    在这样一个又小又破的地方,她的小店生意凭什么这么红火?

    店主得意地说:“谁说这年头没有人愿意做手工毛衣啦?除了夏天,手工毛衣什么时候都不会落伍的。一般女人怀孕之后都会想着给自己的小孩织个小帽子、小毛衣什么的,年纪大一些喜欢给自己的小孙子织。那些年轻的学生,纯粹就是图个时尚,很多女孩子都觉得给男友织围巾是爱的表现呢!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生意。况且我这种生意不需要特别的顾客,谁想织谁都可以来,我还见过男人来买毛线给自己老婆织拖鞋呢!”

    再小再破的地方,温州人都能发现好的投资项目。只要有项目、有利润,常年漂泊在外的温州人,怎么会在乎身在繁华的都市还是穷乡僻壤呢?其实他们最清楚,流光溢彩的国际大都市固然机会更多,但却不及小地方生钱来得快,因为小地方的市场,竞争也小。

    众所周知,温州人经常想一些出人意料的投资项目:投棉花、投石油、投飞机、投地皮、投打火机、投纽扣、投皮带,等等。这些一般人想都没想过的地方,温州人果断地投了一把进去,然后数钱数到手软。哦!原来这些项目也是能赚大钱的呀,于是一哄而上。结果呢?可能会有人赚,也可能会有人赔,但你却采访那些赚钱的人,他们肯定会抱怨利润没有传说中的那么高。

    不是没有传说中的那么高,而是这一杯羹已经被很多同行分走了。温州人赚钱的时候,那个项目还是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他只需看准机会,稍微努力一把,就将市场缝隙处那点利润挖走了。而倒霉的后来者们,他也去挖利润,但在挖的同时还多了一个“抢”,被同行强!

    相比之下,那种赚钱方式最给力呢?显然是没有竞争的市场。小地方,说到底,其实就是市场的空白地,是一块鲜有竞争的市场。

    一般人会认为,大城市商业发达,人流量多,各种赚钱机会也多。此言不虚。但相应地,机会多了,竞争也就多了。正如大家一哄而上抢某个投资项目那样,总利润其实是固定的,参与者越多,每个投资者得到的也就越少。

    小地方就没有竞争了吗?有,但要比一线城市和缓得多,看看繁华都市的生活节奏就知道了。

    一位姓王的老板说:“我看这个路口很多写字楼,开个快餐店,环境应该是很不错的。刚好附近有一家书店转让,我就先交了1万块钱的定金,打算尽快将店面盘下来。谁知晚上书店老板就打电话退我定金,原来有人肯出比我更高的价钱盘下那个店面。书店老板还挺为难的样子,说是我先开口的,只要我跟他出一样高的价钱,就重新转让给我。嗨!想想还是算了吧,接受过来生意还不知道怎样,前期投入倒是一大笔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最牛投资客简介 >最牛投资客目录 > 再小的地方也能看到温州人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