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训练说话的本领
得和蔼、可亲、文明,是仪表的一个构成要素。微笑时面部肌肉容易控制,可以较长时间地维持笑容。笑的时候应该自然大方,得体适度。那种咧嘴龇牙的笑,嘻嘻逢迎的笑,挤眉弄眼的笑,忸忸怩怩的笑,都会给人一种不愉快的感觉,不良的印象。因此,笑容也反映了一个人的文化修养水平。领导者需要不断提高文化情操的修养,使笑容反映出美好的心灵。只有发自内心的笑才能感染对方,产生呼应。嘲笑、冷笑,幸灾乐祸的笑都是应该尽量避免的。
微笑是通过不出声的笑来传递信息的。微笑作为一种表情,不仅是形象的外在表现,也是人的内在精神的反映。因而领导者要善于使用微笑,就要注意微笑的主要功能:微笑能强化有声语言沟通的功能,增强交际效果;微笑还能与其他体语相结合,代替有声语言的沟通,如在接见众多的宾客时,只要边微笑边招手,也具有“欢迎您光临”的功效,同样会使客人感到热情、有礼;在交谈中,遇到不易接受的事情,边微笑边摇头,委婉谢绝,不会使人感到难堪。
面部表情除了包括起主要作用的眼神和笑容外,还包括眉部的紧皱和舒放,嘴部的变化等等。比如,心理学家苏赞·克拉默指出:“眼眉的变化是一个人正在想什么的另一种迹象,如果他只抬起一个眼眉,那就表明你告诉他的话,他不是不相信就是认为不可能,两个眼眉同时抬起表示惊异。鼻子和耳朵也能提供一个人正在想什么的线索,如果他一边说他已经理解了你的意图一边摸鼻子或拉耳朵,表明他被你的话弄糊涂了,很可能根本就不清楚你在说什么。”他接着说:“一个人的前额也是如此。如果他向下紧皱额头,表明他没有听明白你的话或者并不喜欢你说的话。如果他向上皱起额头,表明他对你所说的话感到惊讶。”
总的说来,谈话时面都表情应该是诚恳坦率,轻松友好,而不应该摆出一副盛气凌人的嘴脸,也不应显出自负自矜的面孔,那样就会从心理上将听者拒之于千里之外。此外,表情还应是落落大方的,自然得体的,是由衷而发的,而不应该是矫揉造作、生硬僵滞的。这需要在平时不断提高文化水准,加强内在修养。有些领导与别人交谈时,往往拿腔作势,面无表情,以表现自己的尊严,显示自己的权威。岂不知这样一来,反而损害了尊严和权威。周恩来同志同人谈话时笑逐颜开,给人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同时也受到了人们的尊重和敬仰。
面部表情语言既然是人们心理活动的寒暑表,那么,领导者在领导活动的过程中,更应注意运用它。一方面,要注意准确、贴切地用自己的面部语言艺术,来反映自己与下级同乐同忧的感情,把自己的某些领导意图传达给下级,从而使自己的面部语言艺术更好地为实现领导目的服务。另一方面,要善于察言观色,通过下级表现出来的面部语言,来把握下级的心理、性格、情绪,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让形体语言更丰富
人们通过身体的坐卧立行等姿势表现出的情感、意向、态度等各种信息的综合就是姿势语言。俗话说:“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身体姿势。不过,潇洒、自然、大方、得体的身姿总是令人赏心悦目的,而矫揉造作、忸怩作态的身姿最让人厌烦。
人们在当众讲话时可以根据对方的动作和利用动作交流来传递多种信息,形体语言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什么是首语?简单地说,就是通过头部活动来传递信息。主要包括点头语和摇头语。头为六阳之首,首语的地位同样也不容忽视。
在表现形式上,有点头、摇头、偏头、回头、仰头、低头、垂头7种,所含意思各不相同。在特定的交际环境中,点头,表示赞同、肯定、鼓励;摇头,表示反对、否定、怀疑;偏头,表示诧异、犹豫、不解;回头,表示欣赏、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