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十六章 三脚凳
行必果,是说到做到的。

    这场来自英国伦效的黑色风暴终于被一双巨大的手臂挡阻下来,它将成为一段往啪载入香港回归祖国的史册上。

    1984年9月5日,历经坎坷的中英谈判由于中国领导人的努力而再次回到谈判桌边。此时正是秋天,当两国代表互相凝视的时候,季节的暗示便像秋阳一样跳跃出来。中国首席代表周南对英方首席代表伊文思说,你到北京后,经过冬天、春天和夏天,现在到了秋天,现在到了收割庄稼的时候了。伊文思热烈地回应说,这样的日子也让我想起英国9月的庄园,是啊,收获的季节到了。

    实际上,一年长于百年。这是一个世纪的冬天、春天和夏天,是香港在1842年被割占那一天就开始计算的。经过一百多年漫长的季节转换,金色的世纪秋天终于到来了。

    1984年9月18日,中英双方就全部问题达成了协议。1984年9月26日,周南和伊文思草签了协议。

    紧接着,中英两国依照各自的法律程序进行了审议。中国方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通过审议,于1984年11月16日通过决议同意中英正式签署《联合声明》。

    英国方面,先是12月6日,下院批准了协议草案,又于12月10日,上院一致通过了《联合声明》(草案)。

    1984年12月18日20时20分,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专机平稳地降落在北京首都机场。在鲜花、掌声和闪光灯构成的热烈气氛里,撒切尔夫人和随行的杰弗里,豪外交大臣及夫人等走下了飞机。

    撒切尔夫人此行是专程签署中英《联合声明》而来的。1984年12月19日下午5时30分,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正式签字仪式在人民大会堂西大厅隆重举行。

    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邓小平、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李先念出席了签字仪式。

    签字大厅里激荡着醉人的春意。邓小平伫立在大厅正中,脸上浮现出灿烂的笑容,他的目光柔和而辽远。在他目光的注视下,中国总理赵紫阳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签字桌前落坐,拿起中国的台式英雄金笔,代表本国政府在《联合声明》上签了字……

    签字后,中英两国首脑先后讲了话。撒切尔夫人说:中国领导人对谈判采取了高瞻远瞩的态度,对此我谨向他们表示敬意。一国两制的构想,即在一个家中保留两种不同的政治、社会和经济制度,是没有先例的。它为香港的特殊历史环境提供了富有想象力的答案。这一构想树立一个榜样,说明看来无法解决的问题如何才能解决以及应该如何解决。

    在我这方面,我保证,英国政府将尽其所能使这个协议成功。我们将自而愉快地按照英国管理的最高原则来管理香港,直到1997年6月30日为止。我们将以符合人民最高利益的方式,卓有远见地和谨慎地管理香港。根据协议的规定,我们将通过联合联络小组同中国政府磋商,以保证顺利的过渡,我们感到高兴的是,这种磋商将跨越1997年直至2000年。

    撒切尔夫人在中英谈判过程中说了许多话,有多半是带有偏执的、破坏性及言不由衷的。唯有这一次确实是发自内心的、公正的和善意的。通过中英谈判,撒切尔夫人看到了她从未看到过奇异的政治风景,看到了闪烁着东方智慧和比铁更坚硬的中国领导人邓小平的风采,她为和他交过手而自豪。虽然她颇有闪失,但她输在邓小平手下,她并不感到难为情。更何况她的话还留有了余地,因为从签订声明到真正的香港回归中国还有许多时日,中英之间还要协商,还在争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撒切尔夫人的讲话一结束,邓小平就满面笑容地走到了她的面前,二人同时举起了香槟酒。中英两国两个最坚硬的入脸上共同浮出了最动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国1997·香港回归简介 >中国1997·香港回归目录 > 第十六章 三脚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