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血战古北口
西义却如愿等到了包括野炮兵第8联队(广野炮兵联队)在内的援兵。随着后援辎重的到来,部队紧缺的武器弹药得以全面补充。
对川原旅团来说,久旱之后没有比这个更好的甘露了。
他们得到了最需要的东西——800发炮弹,一度因缺乏弹药而只能干瞪眼的日军炮兵阵地,遂得以重新开动杀人机器。
倒霉的事总是聚着堆来的。
同一时间,日军轰炸机群也开始对地面的中国守军进行狂轰滥炸。
前两天,它们不是一个小时一批次地搞过一下吗?那算小来来、挠痒痒的那种,这回要动真格的了。
出动的是关东军飞行队第12大队(轰炸机大队),由它们在空中配合步兵发动总攻击。
如事先所预料的那样,重磅援兵加以立体化的进攻阵形,在短时间内就击穿了杜聿明部署的一线防区。
由于工事阵地几乎全被日军炮火炸毁,正面的梁恺团、连接右翼的王润波团防线均遭强行突破。
日军直逼二线南关城墙之下。
守军既要防上面(飞机轰炸),又要防前面(野炮远射),还要防下面(步兵攻城),难度可想而知。
但每个人都知道南关失守,对留在左右翼的兄弟团意味着什么。
拼却一死,以尽天职。
战斗进入白热化。
日军为加强进攻,组织了数支敢死队进行冲锋,然而多被打残,其中有些年头的常建制“骷髅敢死队”更是被打得所剩无几。
进攻部队三度欲图进城,但三度都被击退,场面激烈程度甚至超过了前两天的总和,乃至西义在战后的报告中,也慨叹此战确为整个长城战役“激战中的激战”。
然而,再强的精神和意志,也无法完全抵消实力上的巨大差距。
终究有支持不住的时候。
早上11点半,在经历两个小时的进攻后,南关北侧制高点终于落入敌手。
更险的事发生了。在进入南关后,日军大炮竟然直接对着杜聿明所在的指挥部就开了火。
他们怎么知道我们的指挥部在哪里?
也许就像里那样,屋里伸出来一根天线,或者是参谋们进进出出,正好被他们发现了。
炮弹打得还真准,无线电台、电话总机和通信设备一个不留,全被炸得稀巴烂。
但是总指挥杜聿明却安然无恙。
只能说老天也惜才,它执意要给我们这个多难之邦留下一个能战之将。
可是屋里的坛坛罐罐都被打烂后,与前后方的联络已经完全中断,自然也没法再进行指挥了。
指挥中枢再不能起到调度全局的作用,如此一来,大家也就只有各安天命,自求多福吧。
前方指挥部被炸翻,杜聿明不得不带领警卫退至关帝庙师部所在地。
日军似乎在他身上安了追踪器,马上也跟了过来。
追兵离师部仅有100米的距离。
杜聿明急忙组织火力进行阻击。
据说当时他身边实际只有几个带短枪的参谋、警卫和传令兵,所谓还击也只是虚张声势,如果日军硬往里面冲,是绝对挡不住的。
但巧的是日军此时却又谨慎起来,他们为避免伤亡,不再强行靠近,而是用重机枪把师部大门的正面封死。
如果没有什么意外情况发生,就是日军不进来,杜聿明怕是也出不去了。
我说过,在这兵败如山倒的最后时刻,上苍肯定发现小杜是个材料,以后将派大用场,所以处处留情,不仅没让子弹在他身上找眼,还在指挥部都被轰掉的情况下,愣让其君毫发无损。
这享受的就是英雄大片中绝对主角的待遇和地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