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336节
路不敢跟大城市的柏油路比,好歹比黄土坡道强上许多。

    他思想小花一个小妮儿,咋能产生这么大的力量。

    三表叔到杜家庄径到北村的杜宅,管家黎大田接着他,却告诉他杜太爷不在家,正在南村外忙活着盖砖窑呢!三表叔怅然一叹,表舅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了。

    三表叔问黎大田:“听闻表舅给舅母和小花他娘迁坟,坟地迁在哪里,新近动土我想去祭拜一番,你看要不要跟表舅说?”

    黎大田看外面毒日头:“三老爷不是外头人,要去祭拜,倒是不必跟太爷说一趟,那地方可是不近嘞?”三表叔摆手说无妨。于是他们备齐香烛纸火,还提着一些水果点心,顶着大太阳往杜太爷新弄的坟地去。

    杜太爷费力找的风水佳穴,确实山环水绕、气象不俗。从高地上看着风景很不错。那新坟修建得也很讲究:阴宅选在草木茂盛的背坡处,坟包以砖木砌成圆形,前面还有祭台石碑,至少小花她娘的墓,比原来规整气派多了。

    三表叔虔诚地上香叩拜,跟舅母说她孙女出息了,跟表嫂说她女儿出息了,心里却遗憾她们都没有机会看到,其余倒没格外说什么话。郁郁苍苍晴明日,凄凄惨惨断肠时。死去的人若真有知,是应当感到高兴的吧!

    回程的路上杨叔骏问黎大田,小花跟她爹都没有回来,迁坟的过程是按老礼办的吗?黎大田说不完全是老礼,反正就是族长家帮的忙。族长杜向渊和他大儿子,亲自向历代祖宗上香焚纸祷告,杜太爷讲明迁坟的种种缘故,然后由阴阳先生设法坛点香,而后就打着引魂幡到新坟地。这里头的名堂多得很,左近多少年都无人迁坟了,除了杜家庄上的人,连外庄下村的人都跑来看热闹。

    三表叔为女儿的事,心情一直有点抑郁,半天心不在焉地,这会儿才想问:“族里原先说不叫迁坟,表舅咋样讲服的?”

    黎大田就“嗨”了一声:

    “太爷找大小姐启明学堂的先生,他们给出的主意,族长和太爷一路跟族里讲的,说太爷出钱给族里建个砖窑厂,他们就睁只眼闭只眼。——反正他们也就是要钱嘛。

    “村里建个砖窑厂也好啊。上年两个大帅打仗,打烂多少住家儿的房,市里县里好些人重新平地建房嘛,听太爷说省城也在大动土木,用砖用料的地方多着嘞,建个砖窑厂族里有进项,办学买地的钱就来了,村上人还能在窑厂下苦力挣钱。就是村里外姓看到也高兴,都打听窑厂建好,他们能不能上去做工嘞!族长说事儿都能商量着办……”

    三表叔想去窑厂瞧瞧,黎大田不把他领回家里,直接带他往村子西南方向走。

    砖窑厂是高温作业的地方,建起来比普通窑复杂得多,内外墙柱一律用红砖垒成,这么多红砖已经很烧钱,更别说雇泥匠、砌匠要工钱,还有打模、挑砖的工具都要花钱,表舅为了迁坟也真下血本了。

    三表叔两个人过去一看,发现杜氏本族的后生不少,来来往往正干得热火朝天,大热天干这重气力活,没见有一个躲懒的,真是难得。

    三表叔又听黎大田说,本族的壮劳力来干活,一律是不给工钱的。毕竟这砖窑厂建起来,姓杜的族人都能吃息分钱,建窑要工钱就太不要脸面了。杜太爷现在极受尊重恭敬,就见他一个人坐在树荫下的椅子上,还有杜氏的后生蹲着给他点烟,妇女们沏的茶头一杯就给他,还有刮好皮的甜瓜、破好的西瓜,先都摆到他面前供他选吃。三表叔看大家恭敬他的架势,感觉他都快变成太上皇了。

    三表叔看这景象哑然失笑。想想小花小的时候,多少人骂表舅是绝户头,都不看好这一对孤苦的祖孙,他们这些当亲戚的,也常年累月替他们发愁啊。可现在真是风水轮流转!

    听着黎大田絮絮叨叨的,三表叔忽然间霍然开朗,小花一个小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穿到民国好好学习生活简介 >穿到民国好好学习生活目录 > 第336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