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我为什么要品中国文人
那么它也是一种关乎所有职业的职业。“关乎……”为“超乎……”奠定基础。这个涵盖了哲、史、文的课题尚有待深入。

    从孔子老子庄子屈子到鲁迅先生,中国历代文人实实在在是个百折不挠可歌可泣的群体,是传承华夏文明的主力军,是承受着家国苦难的勇士,是美的揭示者,是自然律动的倾听者,是封建强权的反抗者,是生活世界的洞悉者——中国文人的生存姿态、生存向度,对当下的中国人明明白白是个精神指引。

    而他们的历史局限,则应当被同时纳入视野。

    人是不能活得鼠目寸光的。一味嚷嚷现实,直奔眼皮子底下,现实会产生位移,会收缩它的地平线。中国传统文化特别讲究虚能致实,无为而为。虚能致实是说:无形的东西规定着有形之物。语言的抽象规定着一切具象。语言是存在的家,“犹如云是天上的云。”

    我们不可失掉我们的智慧祖先曾经有过的深邃目光,不可失掉这目光所抵达的广阔的地平线。

    价值的天空就像自然的天空一样需要珍视。我们已经痛苦地发现:哪怕是修补一小块价值的天空有多难。

    “生活意义之网”若是拆成了碎片,每个人都会受伤。

    小康社会,不仅是物质层面的。精神健全同样是重中之重。

    回行者能够前瞻。回行几千年能前瞻多少年呢?

    回行的足音将以何种形式踏响未来呢?

    历史有惯性的,对文化先贤们的种种遮蔽今犹存焉。让历史之星空中闪耀着的恒星,去尘埃,明亮于当下,照耀着未来,尚有大量拓荒性的工作需要展开。

    工作是严谨的,工程是浩大的,众多劳动者的手共同联接着千古文脉与血脉。

    “品中国文人”这个系列,仅仅是一己之粗浅开端。

    2008年2月21日元宵佳节,改定于四川眉山之忘言斋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品中国文人简介 >品中国文人目录 > 我为什么要品中国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