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途袁绍、曹操不暗中作梗的话,赚上更多也不是难事!”
既然乐毅这么肯定,那应该就是真的了。
赵二夸赞道:“永霸厉害啊!好,这事就完全交给你了!”
与此同时,张既正在力劝张绣:“主公,此事若是能够顺利进行下去,那么关中的物价用不了多久就能够降下来。到那时,百姓们就会不再倾向于逃散,而是安心留下来耕田、建设,最终成为我军坚实的后援!”
旁边杜畿亦点头道:“现如今长安粮价已经飞涨到一斛谷子数十万钱了。这物价别说寻常百姓买不起粮,就算是以主公您的俸禄,要靠买粮维持,也坚持不了太久。”
张绣一惊:“都已经到这种地步了吗?”
张绣现在是两千石官,俸禄不可谓不高。若是连他都买不起粮,那说明物价已经高到一个极为离谱的地步了。
贾诩捋了捋胡子,道:“确实如此。而且现在朝廷放俸禄,也不像以往那样完全放粮食了,粮食的比例越来越小,铜钱的比例越来越高。偏偏这铜钱折抵是按照孝灵皇帝时期的物价来算的,这样一来,官员的实际收入大大减少,这直接导致了各级官员怨声载道。如果这条商路能够正常进行下去,那么无论官员还是百姓,都会感念小将军的德政的!”
张绣皱了皱眉头,虽然属下人都在竭力劝服他,但他一时还是有些难以接受。
刚才张既过来找自己,例行向自己汇报完三郡的财政数据后,便告诉自己他已经与青州一位大商人联络上了,他已经答应同对方建立起长期的贸易合作。
张绣当时就表示了反对,原因无他:这个青州大商人极有可能是赵二所指使的,其目的也肯定是为了来赚关中的钱,好充实青州的府库。
张绣身为穿越者,对于同样是穿越者的赵二有着本能的竞争、甚至是斗争心态。他是十分不愿意对方过自己,亦不愿意同他有任何的合作关系。
而现在他居然公然派人过来,要赚走自己的钱,自己就更不可能答应了!
于是张绣唤来了杜畿和贾诩,希望这两个人能够提出不同的意见,却没想到他们两个人也极力支持张既。这就令张绣感到很头疼了。
贾诩看张绣皱眉,便问道:“光北对此有何疑虑,尽管可以说出来,我们几人自当竭力为你解忧!”
张绣便叹气道:“这……对外贸易可以缓解我军问题,我自知之。只是……一定要同青州贸易吗?”
贾诩猜到了张绣的顾虑,试问道:“光北可是担忧此事进行下去,会增长对手的实力?”
看到张绣点了点头后,张既便劝解道:“主公大可不必担忧这个。自古以来,贸易讲究的就是合则生利。两家合作,固然对对方有好处,但又何尝不是对我方有好处呢?若只为遏制对方展,而放弃自己展的机会,岂不是因噎废食?”
杜畿则从另一个角度劝道:“主公,现如今天下之形势,恰如战国之七雄分立。我方身处关中,正似那强秦,强秦之所以能够成功,固然有其军力强悍的原因,更多的是由于它外交策略得当所致。所谓‘远交近攻’是也。现在青州与关中之间,隔着袁冀州、曹兖州两大诸侯。则袁曹即为敌人,而赵青州即为朋友。我军有先秦之捷径不走,何必要另辟蹊径呢?”
张绣仍然没有放弃坚持:“但是……这远交的对象……并不只有青州一家吧?”
杜畿解释道:“但是现在能够合作的,就只有青州一家了。青州与幽州、扬州等地不同。虽然幽、扬等地与我们之间确实是‘远’,但也仅仅是远而已,由于间隔袁、曹,导致双方之间既难以生军事冲突,亦难以建立长期的合作。而青州与我们虽然同样间隔袁曹,但却有黄河水路与我们联通。那赵双飞与袁本初签订有《平恩条约》,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