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对峙长江
胜利,特别是辽沈、淮海、平津三战役宣告了美国对华政策的破产。在此形势下,美国为挽救蒋家的覆灭并维护其在华利益,会不会直接出兵干涉中国革命?这是中共中央必须考虑的问题。
毛泽东在其《目前形势和党在一九四九年的任务》一文中指出:
“我们从来就是将美国直接出兵占领中国沿海若干城市并和我们作战这样一种可能性,计算在我们的作战计划之内的。这一种计算现在仍然不要放弃,以免在事变万一到来时,我们处于手足无措的境地。但是中国人民革命力量愈强大,愈坚决,美国进行直接的军事干涉的可能性也就将愈减少,并且连同用财政及武器援助国民党这件事也就可能要减少。一年以来,特别是最近三个月以来,美国政府的态度的摇摆不定和某些变化,证明了这一点。在中国人民中和我们党内存在着的对于美国帝国主义力量的过分估计的错误观点,必须继续地加以指明和克服。
美帝国主义的对华政策,已由单纯地支持国民党武装反共,转变为两面性的政策。这即是:一方面,支持国民党残余军事力量及地方军阀,继续地抵抗人民解放军;另一方面,则派遣其走狗混入革命阵营,组织所谓反对派从内部来破坏革命。在人民解放战争接近全国胜利时,甚至不惜用承认人民共和国的方法,以求取得合法地位,实施这一‘内部破坏’的政策。对于这一帝国主义的阴谋计划,我们必须提高警惕性,并坚决地将其击破。”
在1949年1月6日至8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还讲道:
美帝国主义在中国臭了,比在西欧还臭。但我们有些人怕的心里并未解决,看不见的东西就怕,国民党即以这些看不见的东西吓人。这还需要继续解释。这几年证明,美帝国主义并不可怕,只要我们政策不乱搞,不损害侨民,他就没有借口……
罗荣桓:“美国这时可能在青(岛)、沪(上海)、穗(广州)增加陆战队,暂观风向。这在部队中是必须回答的,但很难回答。”
毛泽东大手一挥:“很希望美出兵30个师,每师15000人,我歼灭之,这对世界无产阶级帮助很大。美兵不会较杜聿明为凶!”
罗荣桓:“沈阳解放,普遍发生偏安思想,甚至连关内去的干部也有这种思想。入关后即说,打了国民党,还有美国。这是对于树立必胜信心及世界民主力量和美国不可怕的系统宣传不够。”
毛泽东又说道:“现应宣传准备美出兵30万,我再消灭之!”
至此,我准备渡江的大军,不仅有做好打倒国民党,消灭国民党军队的准备,同时也在积极做好应对美国可能军事干涉的准备。
毛泽东与斯大林关于和谈问题由意见分歧到一致的过程
众所周知,斯大林是作为继列宁之后的苏共最高领导人和共产国际的首领,斯大林与中国革命有着不解之缘。他与毛泽东之间确有一些恩恩怨怨。
抗战胜利后,斯大林曾打电报给毛泽东,认为战后中国应该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如果打内战,中华民族有毁灭的危险。
那时的斯大林,几乎成了美蒋的说客,在中共眼里的形象并不十分光彩。
斯大林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担心中国内战会破坏雅尔塔格局,导致美国卷入,危害苏联的既得利益。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美、英、苏就在雅尔塔把中国一分为二:长城以北是苏联的势力范围,长城以南是美国的势力范围。为尊重对方的利益,美苏达成默契——由美国说服蒋介石承认苏联在华攫取的权益,苏联则同意美国对战后中国的政治安排——由国民党政府吸收各民主党派组成以蒋介石为首的联合政府,并负责说服中共加入。据此,美国于战后成功地说服了蒋介石,使苏联得到了在雅尔塔交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