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十四章 周恩来与黄绍竑夜谈,桂系反共留有余地
“倒是”先生。

    当天下午,刘仲容亲自给我打来电话,要我拿钱到欧亚航空公司桂林办事处去取机票。动身的日期,我已经记不起了,但可以肯定,那一天正是农历除夕。

    他倒背着双手站在窗子旁凝视着窗外的木龙洞,身子动也不动,已经好长时间了。木龙洞是桂林的一处胜景,位于叠彩山明月峰东麓,靠山临水,风景优美;它洞门高敞,南北对穿,真像一座古城门。相传旧时洞口倒生一株状如苍龙的古树,因而得名木龙洞。黄旭初、李任仁都有公馆建在洞南边的江岸上。他潜居在李任仁公馆的楼上已有好几个月了。他心情十分沉重。他凝视着木龙洞。却不是在欣赏掠洞而过的飞鸟,也不是在聆听那洞边唐代石塔的铜铃声。他在为皖南事变而悲愤,他在牵挂着日益险恶的政治形势。

    他就是杨东莼。

    长期的政治斗争锻炼就了他十分敏锐的政治嗅觉。七八个月以前,也就是1940年春天的时候,他邀请范长江来白面山的地方建设干校对部分指导员和留校研究生,作了一次形势讲话。范先生谈到国民党反动派的投降阴谋活动,谈到德国大使陶德曼秘密来重庆进行诱降等,材料极为丰富,令人信服地体会到国民党反动派在开倒车。他敏感地意识到,抗战形势走入低潮了。不久,1940年5月,他以考察广西基层干部为理由到各县视察,教育长的职务交给指导员张健甫代理。在他外出考察的三个月期间,逆风确实刮起来了。国民党提出了中央提示案,中心是将新四军赶到黄河以北。蒋介石在重庆对侨领陈嘉庚说,“如欲抗战须先消灭共党。”当时,他看到广西在财政上已经要依靠蒋介石了,从而在政治上也被迫逐步向蒋靠拢。蒋的政治、军事势力已逐步进入广西。国民党特务组织“中统”也跟着来了。杨东莼意识到他不能在“干校”继续干下去了,也意识到干校办不长久了。他视察了三个月回桂林后,并未回学校,经与李任仁商量后隐居在临桂会仙乡李任仁的老家。为了迷惑蒋介石的特务,还在《广西日报》登了一则消息,称他视察归来身体不适,已经赴港治疗云云。他还部署了干校的结束工作,将干校的指导人员作有计划地逐步转移。除已派往各专区成立的村街长训练班工作外,有的转入地下,有的参加或领导地下武装斗争。有的到新四军,也有的到国统区作地下工作。他对那些去解放区的干部,缺乏旅费的,临行便送他们一些路费。因此,他离开干校时,欠下了2000多块钱。为此,他向黄旭初当面说明,这是送给外来干部离开的路费,他还不起,请代为干校特别费用项目报销。黄旭初也同意了。黄旭初还到会仙乡去看望过杨东莼。黄旭初还请他帮写一本书,说杨先生隐居着,不如帮写一本培养使用广西省地方行政干部使用的书,以供黄旭初每周在广西省地方行政干部训练团讲课用,然后公开出版,以黄的名义印发。为了写书方便,他便从会仙乡搬到城里,住进木龙洞李任仁的公馆。黄旭初的公馆也在木龙洞,黄因而可以多次去杨东莼住处去拿书稿来讲课。他在木龙洞潜居写书,从未在外露过面,也极少接见过人。他花了四个多月写这本名叫《干部政策》的书。1941年元月份,这本书写完后,用黄旭初的名义印了数千本发到省县给县以上干部阅读。

    这一天,是1941年2月中旬的一天。他在窗子旁望着木龙洞伫立已久,是在等待李克农来告辞。李任仁已经事先将消息告诉他,八路军桂林办事处马上就要撤离,李克农先生要秘密来木龙洞见他一面。楼外响起了小汽车引擎声。车子刹住了。他望见是省政府的小车。他赶快走下楼梯。穿着棉大衣的李克农已经快步走上楼来。两人在楼梯口紧紧的拥抱。好一会才松脱了,进房坐下。

    杨东莼上下打量着李克农,说:“你到底来了!听任老讲,人家要绑架你。”

    李克农总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总统”归来·毛泽东与李宗仁简介 >“总统”归来·毛泽东与李宗仁目录 > 第十四章 周恩来与黄绍竑夜谈,桂系反共留有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