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犬戎熏育联合攻豳 姬亶弃豳立国定周
千年,苍天啊答应我吧,为我天下苍生!”声音穿破苍穹,久久的回荡在大地上,这是仁者的力量,这是王者的人格魅力,这是追随者的期望。
“陛下仁义君子之王,受万民爱戴敬仰,百姓感恩追随大王,全民定会奋图强,共创家园,人民定会过上好日子,陛下定会再兴国度。”周臣马驰感动的说道。象是恭维又象是实话。
周臣马驰随同豳王一同与百姓继续前行。豳人举国上下扶老携幼,风餐露宿,时值深冬,寒风袭人,天不逢时,大雪纷飞,道路不畅,前部修路,后部慢行,日行十里不足,天寒地冻,真正的冬天,豳人的水下寒冬,这个冬天很难熬,这个年很难过,真的“年”来了,(年,传说中的凶兽,故有凶年一说),今年的除夕之夜,所有的在途之人都没有入睡,他们在守岁,他们在除“年”,他们在坚守,包括姬亶,他们坚信只要年过了,大家都会好的,不管冬天多么严寒,只要熬过这冬,美好的春天就会到来,冬天已经来了,春天不会远,春天就在前方岐山脚下,渭水河边,他们怀着这个信念,历尽艰辛又度过陕西关中中部武功地带的漆水河,历经二月迁移到陕西宝鸡岐山东北下的平原之地周原。
他们到了,春天的脚步也到了。
周臣马驰把豳王和他的族人和王亲大臣及相关人员安排在岐山箭括岭周原之地。
豳王一路同来的,是第四波从豳地迁徙之人,被周臣马驰安排在岐山东,周原北部,少走二十里路。
正如姬亶所望,豳人一个都不少,都来到了岐山,虽然姬亶走的是下下策,但豳人一个不少,这样看来,走也是上上策,只是看你所取舍的目的是什么,标准是什么。姬亶取的是以人为本之道,得的是人心,失去的是土地和城池。有得有失,舍与得的选择。你若是王,面对此景,将如何选择?
得人心者得天下!
一路上,豳王之仁德之名已传遍方圆数千里,其他地方方国,旁国百姓闻豳王仁义之君,在春光明媚的春天纷纷前来投奔,投奔者多达数千户(每户人家约3—5人),外来数千户人家也享受着同等条件的礼遇。这就是王者姬亶的博大胸怀,包容天下的胸襟。
从此,岐山周原之地人口大增,地域方圆两百里,土地占时没有豳地辽阔,姬亶所部迅恢复壮大,加之周原物产丰富,土地肥沃,灌溉便利,农耕条件优越,经济快展。
豳国没了,姬亶决定岐山之人不再延称为豳人,因为有很多外来者已加入岐山之地,加盟者越来越多,姬亶想起周臣马驰所说,此地乃周任的封地,原来叫周国,后来周国改为雍州府凤翔雍国,老周国唯一的保留之名周原之地,我们来到周原之地,到了大商的地域里面,我们沿用原来的大商封地之名,不会引起大商的反对和驱逐,就用周,“周,田下口。” 人到口到为周,天地人具齐,那就定为周吧,周者,豳人和外来者的大融合,与天下来投奔者的大融合,现在的周已经不在是原来的周了,既然是新周,那就把原来的周字改一改,改成新周,周字,田下口为周,田者土地也,土下口,外围圈地为周地,是也。姬亶陛下便成周王,百姓自然成为周人。这是姬亶的视觉高度。
姬亶于岐山颁布第一道令: “岐山之民,自即日起统称周人,姬亶为周王”。此时是公元前1156年,即大商天子廪(1in)辛元年,廪辛继位大商新政,姬亶定周立国,天下新格局。
因为豳人改称为周人,大商王朝真的没有干预,也许是大商天子认为他们是来投奔周国的附庸小国。也所以后人屈大夫一直搞不明白,为何豳人迁徙到此,为何能够立主脚跟而不被驱逐。
天下没了豳国,多了周国。犬戎人也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城池和耕地,尽管豳人留下的是一座空城,但他们还是在庆城成立义渠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