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防外侵扰一国两地 马驰建邑迁徙周地
第三回
防外侵扰一国两地 马驰建邑迁徙周地
待西凤公主与驸马梁醇的喜事忙完之后,姬亶陛下招司正陈仓子、畋正熊炯、牧正姜启、啬正增收四大部门正长,单独谈话,问清家底子,并交待了很多让他们费解的事情,下达了几条王令。
畜牧令。每家养牛一头,养马一匹,猪百五必屠。尽快掌握猪的阉割技术。小动物少养或不养。
公河令。公河里的鱼蹩每年春季禁止捕鱼,冬季必捕,以四指网为准。鼓励学习人工养鱼。
畋造令。两年内不得筑房舍。
公林开放令。百年树人,十年树木,十年树已成材,必伐,九年可伐,八年大树可伐,伐一补一。
豳王并交待司工陈仓子,大造牛车,大造犁铧犁刀,大造生产工具,大造建筑工具,还要学会中型造船等等。不知豳王又要干什么,反正豳王陛下要干就干了,大家都猜测肯定又是豳王陛下对付犬戎、熏育的新招。他们猜到了一半,这次豳王也为自己准备了一些东西,除右大夫马驰能猜到之外,无人知道。而且这次不搞明令,搞暗令,要求一家一户通知,不得宣扬。
各部领命,安令执行。
后来大家把三条明令和五条暗令戏称为:“三令五声”。
姬亶陛下从外面游历回来后,大家感觉到明显的不一样,豳王是个学习型的人,善于学习,而且学以致用,活学活用,变通着用,创新着用。豳王觉得豳国自给自足,固步自封,和大商朝相比之下要落后两百年,并且不好比,不在一个级别上,自己整天忙于应付外来侵略者的苦海中,无法摆脱困境,要跳出去一时困难重重,经过这段时间的深思熟虑,觉得缺少人才,豳国中层人才不缺,缺少高层人才,小国家,没有三公三司大官职务,只有主要几个部门人物,目前,只要能找到一名旷世之才者,一个能具备独立全面开展局面的人,即使不是全才最少是具备谋略者、决策者、执行者三个条件的人,这样的人到那里去掘呢?身边的几位卿士有合适人选吗?尹老宁巨,老谋深算,忠心耿耿,任劳任怨,可年已七十,年龄较大,精力不足,知识结构老化,在豳地可以,已经跟不上外面的世界观。几位工正,精力旺盛,是行业里面的专家,专家做专家的事情是个最佳人选,让他们改行,不合适,跳不出本行的圈子。驸马上卿,年纪尚轻,执行力强,精通谋划,作为王者级别的决策者还欠火侯。右大夫马驰,胆识过人,思路深远,独断有余,博士大才,可是年轻人压不住台,如能服众,当是最好人选,不知他会不会王道仁术呢?会不会施仁术爱民呢?王者不爱民不为君主,暴君之国必有暴民,是大才未必是贤才。其实会与不会都不要紧,他本不是王,只是代王行事,先委以重任,让其历练,加以培养,数年后观效决定,也许可行。豳王决定启用右大夫马驰,委以重任。
豳王同时决定要挖掘一批,培养一批年轻后代,找出几个贤才大略者,予以锻炼培养,以效后用。这事交给管教育的国老去办。
豳王委任马驰,将岐山周地建设新城邑全权委托给他,由其一人独立操办,给他一个月时间拿出初步计划,然后来向豳王汇报提纲。同时豳王决定免去其上大夫职位,任命其为周臣马驰,连升两级,位居三公之列。职位与尹老宁巨同级别,比上卿大夫梁醇高一级。周臣马驰成了岐山周地第一臣。
周臣马驰领命,开始挖空心思,掘地寻书,大展雄才伟略,天马行空,思绪万千,两百年后的事他都想到了,并且还安排部署规划进去了。豳国建国已三百多年,他考虑周到,两百年不算长。在右大夫马驰看来,这是一个王朝的事,不是一方方国的事,让他一个人去静静地去考虑吧。
春天到了,白云朵朵,草长燕飞,鹰击长空,牛羊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