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熏育来侵姬亶再予 外出寻方西凤出阁
第二回
熏育来侵姬亶再予 外出寻方西凤出阁
该来的迟早要来,该生的迟早生,不该生的也会生。
第二年,地处黄河几内漠南的熏育地区干旱了7个月,畜牧无草,田地颗粒无收。原始的森林生存自然法则开始运行,正如豳王所说,“人要吃饭的,不吃饭要饿的,饿急了就顾不上尊严那么多了。”可能熏育王阿轮本人本不想来,再没有吃的,也不会饿着大王,但他没有办法,他是王,没有选择,只能来,人要吃饭的,这么多人要靠他吃饭的,北方地区干旱起来,就是神也改变不了这个世界,黄土高原,他不是神,人定胜天,他胜不了, 他真的没办法,只能放下王的架子和王的尊严,他来了,他向豳国来了,已到豳国宁邑之边境。
熏育远盾,借道犬戎之境而来。熏育和犬戎本是一宗两支的家人,总不能抢自己家的同宗兄弟吧,只好远盾到豳国来。
豳王早就知道北方今年大旱,该来的迟早要来,该来的来了。
办这差事的,还是那个左大夫梁醇,左大夫梁醇也是绝顶聪明的人,这次直接定性为求助与援助商谈会,既然是援助,也没有什么太多的商谈内容,左大夫梁醇办事干净利落,时间越早越好,地点部署在漆河上游马莲河的宁地境内,人物还是那班人马,交接方法简单易行,让其早点返回,别让豳王和豳国百姓担心遭殃,物品清单没有选择的余地,给什么拿什么,也别挑肥拣廋,有了吃,吃饱了再说,也不会少给你,少了救不活你。
玉米、高粱、两千牛车,一人一只活羊,十人一头活猪(他们不是回族的一支),丝织纨和麻丝织布一百牛车,牛车(牛和车)也由豳国奉送的。全是吃的穿的,用的一个没有。左大夫梁醇实在人。
豳王出手阔绰,因为有,因为有备份,加上老天对他不薄,北地干旱,豳地雨水也少,少不是没有,影响不大,豳地虽不是大丰收,但也算得上丰收。加上豳王的三令,富物多出来的东西,节用余出的东西,虽然不能完全满足熏育需求量,但足以缓解熏育人的困难到明年的开春,豳王的“予物保命法”应证了豳王的原始的想法,争食者来了,予食者在此等侯,结果表明确实是豳王所料想的两全其美,没有生战争,没有人流血,救了双方的性命。豫则立,不豫则废。这是豳王陛下的智慧。
熏育人吃饭的时候不知道会不会想起豳王?估计不会!没有吃的时候才会想起,这是惯性。
有一个人吃饭的时候在想,熏育王阿轮在想,而且时常在想,想什么?没人知晓,反正不是一般的想法,是个王者的想法,现在不告诉你,后面再说。
豳人这次没有哭,觉得大王料事如神,积德行善,是有为之君,仁义之君,全国上下国人无不拥戴。
豳王通过犬戎、熏育这两次来侵事件,心里明显的感觉到不该生的继续将要生。第六感觉有时也很准,第六感觉其实叫下意识感官。豳王是个具有大智慧的人,一个月后召集七官两大夫到议事房议事。
九位大人已全部到议事房,豳王陛下没那么早到,早到就不是王者的风格,下级等上级常规作风,豳王陛下没到,几位大人物在聊天。九位大人还是原来的班底,人事没有什么大动,只有左大夫梁醇因两次办事有功劳也有苦劳,晋升为上卿大夫,其他人原地踏步,没有变化,其实是没晋升机会,晋升总得有点特殊业绩吧,没有特殊情况,哪来特殊业绩?在正常情况下就正常工作吧。左大夫梁醇就遇到了特殊任务,就晋升了,这叫机遇。右大夫马驰比左大夫梁醇能力还强点,他们俩关系密切,都是三十岁的年轻一代人,谈得来,左大夫梁醇,人长的那才叫一个帅气,个子高,身材板型好,气质由里而外,装是装不出来的,那是肚里有货,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就叫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