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第一节
主义引进中国的思想先驱,是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建人,1927年被把持北京政府的奉系军阀张作霖下令绞死,年仅三十八岁。

    一夜强冷空气,把壅塞于京城上空多日的阴霾荡涤得无影无踪,1999年11月14日,就成了一个晴得让人发晕的日子。午后,我和朋友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下约齐,去天安门广场西边找一段灰色的高墙。《北京党史》编辑部的陆兵先生告诉过我:几年前,他曾骑自行车来找过北洋时代的京师看守所的遗址,但只有一截灰色的高墙尚存于世了。

    “要奋斗”,为什么一定“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在中国为什么是“经常发生的”?毛泽东所总结的中国现代历史现象何以会出现?

    原来,把世代居住于这皇城根儿的人家全部迁走,只为建一座国家大剧院。也就是说,这里要传出最为动听的人声与乐声了。或急切或舒缓的旋律,会讲述好多年前的一个让人悚然的故事吗?

    沐着世纪末的夕晖,在中国的政治中心之地,我默默地想着这些好沉好重又好难找到头绪的问题。

    只是,那一堵仅存的灰色大墙在哪里呢?

    我们想寻李大钊先生的殉难地。

    屈指一数,从布告张贴的第二天起,这么多的原居民必须于二十四天内全部迁走!迁到哪去?来得及购买或租借新宅吗?“无乃太匆忙!”我不由地吟了一句老杜的诗。

    西交民巷与东交民巷遥遥相对,那边是使馆街,这边是金融街。早年的大清银行、金城银行、中国实业银行等都在这条巷子里,如同现在的西二环路。

    我想,这堵残存的大墙,应该是专制、禁锢、残暴、昏庸和没落的具体体现。我只想找到它,踹它两脚。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1912-1928:文武北洋·风流篇简介 >1912-1928:文武北洋·风流篇目录 > 第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