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章
第二节
    我去过最早的北京大学校园——景山东街的马神庙遗址。民国初年的北大,躲在现在沙滩后街熙熙攘攘的农贸市场里,只余门口墙上的一方文物保护纪念牌在讲述当初的辉煌。

    民国六年(1917年)末,李大钊就是从这个已经开始衰败的庙门外走了进来,一直走到院子的最北头,那儿有座乾隆皇帝的一个女儿遗下的公主梳妆楼,当时被北京大学用作图书馆。因良师益友章士钊的让位与力荐,于是,在章氏的《甲寅》日刊当专职编辑的李大钊便成了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馆长)。

    从二十八岁进入北大,到三十八岁殉身主义,李大钊人生的最后十年都是在北大度过的。这十年,正是其生命最闪亮的十年。只是,我看到的这座大杂院儿,墙挨着墙,户挤着户,当年的一排排教室尽沦为拥挤的住宅,早先的图书馆更不知何年被拆除,原址上建了几排居民平房。

    八十年前一个极不寻常的人文的渊薮,现已成了京城里极为寻常的居民大院儿。

    两个戴着“巡逻”黄袖标坐在门洞里聊天的老太太告诉我说:这儿是中共中央宣传部宿舍。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1912-1928:文武北洋·风流篇简介 >1912-1928:文武北洋·风流篇目录 > 第二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