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四节
    前面已经说过,他和李大钊是相识于日本的好友,回国后,是他把年轻的李大钊介绍到《晨报》当编辑,后来又介绍其到北大当图书馆主任的。他的夫人吴弱男是大钊女儿的干妈,而大钊则是他儿子们的课外老师。两家夫人也互有往来。章士钊赴欧时认真研究过马克思主义,李大钊则是公认的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他非常希望把好友发展为本党同志。章士钊说过:“守常时则以共产主义向吾启示,并约吾共同奋斗。”只因章氏乃“不肯受党派之羁绊”之人,才未成为中共早期重要人物。

    民国十五年(1926年),举国震惊的“三·一八”惨案发生后,是执政府秘书长章士钊亲笔把李大钊的名字从后头勾到了第二名(列徐谦之后),使力主“赤化”的守常老弟一下子成了执政府通缉的首犯。但政见归政见,两家还是照常往来。周作人就曾在北大图书馆里见过正在找李大钊的总长夫人,而章士钊保存下来的一张李大钊相片,背面则有“弱男同志惠存”的李大钊手迹。

    民国十六年(1927年)4月初的章士钊,已经不再是政府里的高官,随着段祺瑞执政府的垮台,他也失去了待在权力中枢的机会。是杨度匆匆赶来向他报的信:张作霖近日将派军警进入苏俄使馆捕人,让守常赶紧躲避!

    章的夫人吴弱男匆匆去了东交民巷,以给儿子办签证为由进入苏俄使馆。章士钊和夫人的设想是,李大钊从速潜出京城,到天津日租界的章宅里一避风头。

    但是,几天后,报上刊登了李大钊等众多党人于苏联使馆内被捕的消息和照片!章士钊遂直接出面找到奉军总参议杨宇霆,请他转告“雨帅”:“切不可为一时意气杀戮国士。”

    但张作霖犹豫了几天后,却谁的面子也没给。4月28日,章士钊主办过的《晨报》上刊出了李大钊昨日被处绞刑的新闻。章士钊与吴弱男乃赶往宣武门外的长椿寺,望着停厝于斯的烈士灵柩,这位倔犟的“孤桐”失声恸哭!过后,他与其他几位大钊生前的好友共筹两千元钱,留给了李夫人。

    他尽自己全力去挽留一位正值盛年的国士的性命却没能成功。“人生各有托,君去独不归”——共和国成立后,章士钊还用这样的诗句表达了他对故友的深切缅怀。

    是啊,这个有恩于共产党的人,怎么会连自己的故居都没被保留下来呢?

    民国十四年(1925年)的5月7日这一天,章家人又将经历心惊肉跳的一幕。

    那一天,两百多个热血沸腾的学生从故宫后门的神武门那里集合好后,气势汹汹地涌进这魏家胡同,他们要质问“老虎总长”为何要“摧残教育,禁止爱国”?

    邹小站著的《章士钊传》中有对当时经过的详细记述:

    其时,章士钊还在教育部上班,章夫人吴弱男也因事外出,家中只有一个家庭教师以及章士钊的三个儿子,另外有几个仆人,但是都没有见过这样的场面,无人敢出面交涉,只是说章总长不在家。学生不信,乃开始搜索,搜来搜去不见章的踪影,学生不觉大怒,乃将章宅的玻璃以及一些器皿、古玩、字画等捣毁。正捣毁之中,有警长率六七十名警察到来。警长先入室对学生说:“诸君有事,可以派出代表数人以便谈话。”不巧的是,这位警长着的是便服,加以留以短髯,仪态气度都不错,结果被学生误认为是章士钊。一位学生大喊:“章士钊乎?该打!”言未已,即飞来一拳。警察当即还手,于是一场混战就在章宅打开了。正打着,又有一队警察赶来。学生终究敌不过警察,最后,有十八名学生被捕。

    单从这段文字看,学生们委实过分了。警察叔叔已经够忍耐了啊!你闯入私宅随意打砸,难道执法者能不制止吗?请你派代表有话好好说,难道该挨打吗?但我们看到的北洋时代的学生们就是如此豪迈,如此无畏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1912-1928:文武北洋·风流篇简介 >1912-1928:文武北洋·风流篇目录 > 第四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