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乃器和“红色资产阶级”
除了中共中央统战部召开的民主党派负责人座谈会那样高层次的鸣放会之外,各种各样的鸣放会议在中国大陆举行着。上上下下,一片大鸣大放的热烈气氛。
章乃器说话了。
章乃器身为中国民主建国会的副主任委员,他只三次出席中共中央统战部召开的民主党派负责人座谈会。他当时很忙,因为他是粮食部部长,如他自述:
“我的主要精力放在业务上——计算粮食、油脂的社会平衡,准备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发言,并在部内召开几次会议,讨论了适当放宽北京周围粮食统销指标和改进食油特殊供应的办法,以阻塞漏洞,防止‘大民主’的可能发生。”①
正因为忙,章乃器在中共中央统战部的民主党派负责人会议上,只作了一次简单的发言。
五月三十一日,大鸣大放的热度越来越高,章乃器在中国民主建国会的全国工商改造辅导工作座谈会上,就中国资产阶级的一系列问题作了长篇发言。这一发言,对于全国的影响,不亚于章伯钧的“政治设计院”,罗隆基的“平反委员会”和储安平的“党天下”。
章乃器此人,早在一九三六年就名震全国:这年十一月,国民党政府逮捕了沈钧儒、章乃器、邹韬奋、李公朴、王造时、沙千里、史良等救国会的七位领袖,人称“七君子”。全国掀起营救“七君子”的运动,使“七君子”终于获释。从此,章乃器的“君子”形象,深深地留在人们心中。
章乃器是浙江青田人,生于一八九六年,和罗隆基同龄。他原名章挺①
章乃器在浙江甲种商业学校毕业后,由校长周季伦介绍,入银行当练习生。他从练习生逐级提拔到浙江实业银行副总经理。
章乃器关注着中国政治。他在一九二七年十一月创办了《新评论》半月刊,抨击蒋介石。此后又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
一九三三年,章乃器参加救国会。如他所言:“救国会的文件几十万言,十分之九是我执笔的。所有的重大活动,如筹措经费直至群众上街头的部署,都需要我参加,工作通宵达旦是常有的。”②
这样,章乃器也就兼企业家、政治家于一身。
他成为“七君子”之一以后,名声大振。他成为中国工商界的代表人物。
一九三八年,他在安徽任财政厅厅长,竟换取统一税税收的名义,每月补助新四军三万元!
他日益不满于蒋介石的国民党政府,也就日益接近中共。一九四四年,中共元老董必武曾秘密派遣中共党员陈钧,会见章乃器。陈钧转达了中共的建议,请章乃器出面,联络工商界人士,组织工商界的政治团体。
于是章乃器和黄炎培、胡厥文、杨卫玉等共同发起、组建了以工商界人士为主的“中国民主建国会”。
中国民主建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等一起,成为中共的战友,共同反对蒋介石的国民党政府。章乃器自嘲为“宣言专家”,中国民主建国会的种种宣言差不多都出自他的笔下。
一九四八年,章乃器抛下了自己在香港创办的企业,应中共之邀,前来东北。他在那里听见到处在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他听罢,建议加一个“新”字。因为中国早在有共产党之前,就已存在。
一九四九年初,章乃器来到北平,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筹备工作。毛泽东在会见章乃器时,很客气地对他说:
“你的意见是很好的,我们已经让作者把歌词修改了。”
那时的毛泽东,连这样一条对于一首歌的意见,都很注意听取,改正。从此,那首歌改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此后,他出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委,中华全国工商联副主任委员,中国民主建国会副主任委员,粮食部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