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十八章 出任新中国副主席
1948年9月,中央会议就访苏问题作了讨论,毛泽东在会上指出:完成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准备,苏联是帮助我们的,首先帮助我们发展经济。他告戒与会领导,“要特别注意搞好和苏联、斯大林的关系。”这就在高岗的脑子里烙印下深刻印象,奠定与苏联、斯大林拉关系的思想基础。

    9月28日,毛泽东向斯大林通报了9月会议情况,并告知他将在11月赴莫斯科向苏共通报。之后,在党内发出《中共中央九月会议的通知》。10月16日,毛泽东又电告斯大林:关于召开新政协会议和成立“临时中央政府”的事,“待我11月到你那商定。”12月30日,毛泽东致电斯大林说:“正在召集高岗……诸同志来中央开会,这个会开完即去莫斯科,然后回来开七届二中全会。”

    其间,平津、淮海战役已打响,蒋介石招架不住,又玩和谈把戏,苏联转来国民党政府给苏联的一封信,请求苏联出面调停国共之争,让苏说服中共不要打了,意欲斯大林实现他在雅尔塔会议上(让蒋主席统一中国)的“承诺”。

    接着,于1949年1月底至2月初,斯大林的特使米高扬(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曾秘密访问中国时,在西柏坡和党中央会谈时,毛泽东明确把打过长江,解放全国的决心告诉米高扬,不赞成把中国割据成两个政权的折中设想,下定“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决心。

    蒋介石为造成“划江而治”的割据局面,在此时耍一了个花招,引退下野,推出李宗仁代理总统。李宗仁代理总统后,提出“和谈”的要求,并同意中共的8条和谈条件为基础进行和平谈判,遂派出张治中为首席代表,邵力子、黄绍雄、屈武等为成员在北平进行谈判,企图搞缓兵之计,达到“划江而治”目的,然后仰仗美国的支持,再卷土重来。

    苏联仍持“走钢丝”的政策,苏驻华大使同李宗仁提出调停内战的3项条件,实际支持了李宗仁的“划江而治”,搞“南北朝”割据的企图。在南京解放前国内外有些“好心肠”的人主张中国南北分治,适可而止,千万不能过长江,不要惹起帝国主义,特别是美帝国主义的干涉,“过了长江就会引起美国出兵”。党中央本来不想谈,由于苏联的压力,应付苏联的面子,同意举行谈判。谈判中对国民党的阴谋理所当然地被我揭穿。同时,中央做好了应急美国出兵干涉的一切准备。“好心人”的劝阻未果,和谈崩溃。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命令人民解放军向南方和西北进军,解放一切尚未解放的地方。号召全军将士: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

    在这一伟大号召下,百万雄师横渡长江,以排山倒海之势,一举占领了国民党老巢——南京,以风卷残云之势,解放了长江以南大片地区。

    南京的解放意味着国民党政权的垮台。西北也向西安等地发起进军。解放军所到之处,所向披靡,国民党兵败如山倒。我军在全国各个战场捷报频传。国民党军队主力部队已经被打垮,只剩下100多万,战斗力强的只有二、三十万人。

    1949年5月,中央决定派代表团访问苏联,并确定由刘少奇、高岗、王稼祥着手进行负责筹划毛泽东秘密访苏事宜。此时,一方面访苏条件成熟,因为建国条件具备,但是经验不足,需加强中苏两党关系事关重大;另一方面,苏共对中共了解不深,它们对蒋记政权还抱幻想。南京解放时,其他国家(包括美国)大使馆都撤回国,而唯独苏联驻南京大使随国民党政府迁往广州。毛泽东交待准备到苏联要讲的几个问题是:关于解放战争发展变化的形势;中国革命现阶段的特点和主要任务;中国革命一定要进行到彻底胜利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高岗简介 >高岗目录 > 第十八章 出任新中国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