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十八章 出任新中国副主席
进程加快了步伐。

    高岗以东北地区的行政首脑的身份,同苏联政府的计委、外贸等部门谈判了12个月以物易物的协定,并公开发表了以高岗率东北政府代表团在莫斯科商务问题的消息。苏联发扬了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精神,考虑了中国的实际情况,工业品价格是最大的优惠,最后签订了协定。高岗达到了“非谈成功不可”的目的,非常欣慰。

    在访问期间,高岗就中长铁路和铁路部门进行会谈。当时,负责中长铁路的柯瓦廖夫(自称斯大林私人代表)在东北和高岗关系是不错的,但在铁路问题上发生些矛盾。后来,柯写了一份诬蔑中国的长信,说高岗出卖东北。这个问题,在近年的报刊上披露过。师哲是当时代表团翻译。笔者走访师哲老人时专题询问此事,他说这纯属造谣,高岗不懂俄文,他和苏谈判都经翻译,根本没有此事。何况,这么大的事,毛主席也不敢定的,高岗不是灰汉,他怎么敢提出东北划为苏联加盟共和国的问题?还说高岗要发一个声明,纯属笑话。“这是给斯大林和高岗栽脏。”他在1994年《炎黄春秋》杂志上发表了“高岗曾建议将东北划归苏联吗?”的文章,批驳了柯瓦谬夫的造谣。他说所谓高岗所“建议”的两个理由根本不能成立。首先美国在军事上、经济上支持蒋介石打内战,但它不敢或无意直接卷入中国内战。这事毛泽东在西柏坡同米高扬谈话中已分析得很清楚。

    他说:1949年6月,新政协第一次筹备会上根据毛主席在七届二中全会讲的“我们希望四月或五月占领南京,然后在北平召集政治协商会议,成立联合政府,定都北平。”对建国问题进行讨论并作出决定,到7月,解放战争已告尾声,杭州、上海、西安、广州、贵阳等大城市和大片地区相继解放。此时,不光东北是巩固的后方,华北和西北及华中、华东、西南的大部也已是巩固的后方,所谓为了“使东北成为最后歼灭蒋介石军队的可靠根据地”,岂不是大大落后于形势?这是柯瓦谬夫这样的“政治家”才想得出来!

    他说刘高访苏期间,发生过一点分歧,并不是什么出卖东北的事,而是民族资产阶级的事。刘少奇在会谈中说,建国时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也参加人民代表会议的。有人说:“在推翻国民党政权之后,或者说在实行土地改革之后,中国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便立即成为主要斗争。”“这种说法,我们认为是不正确的。”高岗认为刘少奇的观点不符合七届二中全会决议精神,当会就提出不同看法,回到住地后和刘少奇同志发生争论。

    中共高级代表团第一次访问苏联,同以斯大林为首的苏共领导谈判和通报,把中国革命胜利的经过、经验和当前形势、特点、任务等,全面介绍给苏共中央全体领导,使苏共较全面了解了中国的情况。贷款、外贸、派专家等方面都达到预期目的,取得圆满成功,大家都感到高兴,在高岗的政治生涯中是最大的荣幸。

    中共代表团出访之前,高岗给苏联写了一封信争取援助,经中央批准,直接寄给斯大林。这封信对争取经援发挥了作用。

    期间他以公开身份对苏联经济建设和集体农庄进行了参观考察,看到城乡都在热火朝天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人们都是精神抖擞,朝气蓬勃,干劲冲天,使他非常羡慕。他憧憬中国也要建设社会主义,并坚定走苏联路,东北首先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中国访苏代表团成员除王稼祥留苏筹备使馆外,其他成员陆续回到东北。高岗提前于8月初回到东北,他回到沈阳知道建国日期提前了,非常高兴,召集东北局领导开会,传达了苏联谈判成功,听了东北人代会准备情况汇报,布置了苏联专家将要来东北后的工作分配和生活供应。此时东北局和政府一些重要工作正急等高岗回来拍板定案。随后,刘少奇带一批专家回到东北逗留一段时间。近年一些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高岗简介 >高岗目录 > 第十八章 出任新中国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