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十八章 出任新中国副主席
    在援助和经贸谈判中,斯大林说,你们要求援助需要哪些援助?最迫切的是什么?可以谈的具体一点……他转身向高岗说:“还是开诚布公吧,对不对,高岗同志。”高岗礼貌地点点头并转向团长刘少奇,以防喧宾夺主。刘少奇就有关政府职能、金融、学校、群众团体等方面,要求苏方解答,并希望派专家、中国派参观团和留学生到苏联参观学习。他示意高岗、王稼祥提具体要求。刘少奇首次同世界出名的谈判高手斯大林谈判,显得非常谨慎。

    高岗发言开门见山,他讲了我们的困难,提出经济援助的要求。他说,我们全国在抗战和解放战争中受到很大破坏,大城市相继解放,还有些地区正在解放,面临最大困难,最迫切的是全面恢复经济,发展生产。如东北在日伪蒋时期,工业比较发达,但战后因厂矿设备被日伪蒋破坏、拆卸运走,已不能生产。“恢复生产需要钱。希望苏联政府能给我们贷款,援助我们恢复生产发展经济。”他原想将苏军拆设备的事讲出来,因此事斯大林不一定知道,和刘少奇商量,只用“拆卸运走”一句带过。

    斯大林说,你要多少贷款?“先贷三亿美元,怎么样?”刘少奇接着说就按斯大林同志的意见办。高岗还想多争取点贷款,但刘少奇一说,就不好再说了。

    接着商定借款起草委员会,苏方提出由米高扬牵头。中方刘少奇说:“我和高岗、稼祥同志参加。”斯大林建议中方由高岗代表东北人民政府签字。他说:“高岗同志出面方便些。你看呢?刘少奇同志。”刘少奇点头表示同意,没说一句话。又不好反问,似有不大满意。周恩来在六十年代说斯大林总是用那种“传统做法,特别赏识高岗”。实际斯大林的意思是中共代表团这次出国是密访,中国中央政府未成立,为了避免中共是苏联附庸的话柄,以东北政府官员高岗出面,便于对外发表消息。实际谈判经贸等问题刘、高、王都参加。

    斯大林向外交部长维辛斯基说:“在《真理报》、《消息报》上发表高岗同志率东北政府代表团到达莫斯科的消息,以利公开活动。”从外交角度来说,斯大林的意见是对的。

    高岗高兴地说:“这样,我就可以在莫斯科露面了,参观一下你们的企业和农庄……”斯大林说:“当然可以。”

    高岗以经贸谈判首席代表,胆子更大,思想放开。他说:“中苏贸易急需扩大。”他讲了东北进出口差额很大,即进口600万美元,出口不足500万美元。在全国所有解放区来说,首先和苏联做生意,东北的情况肯定是最好的,扩大贸易,当然第一位是和苏联。

    斯大林赞成两国贸易扩大,但是中国外汇有限,他主张以物换物的形式比较简便,可以不用外汇。

    高岗认为目前扩大贸易,以物易物对双方都有好处,从中国实际情况看,以物易物对中国最有利,中国外汇有限,可以不用外汇。但是,他很清楚以物换物,中国只能出口农副产品和原料,按世界市场价格看农副产品和原材料与工业品比价相差很大,中国还要吃亏。他的脑子转动快,便说:“以物易物,请贵方多考虑我们的实际困难,要把价格定得合理些。”斯大林即表示同意。

    刘、高等同苏方有关部门经过几次会谈,高岗对斯大林伟大无产阶级革命家风度,国际主义的精神,他的博大精深和高瞻远瞩,自我批评的作风,在高岗脑海里留下深刻印象。他回国在东北局领导中私下议论说,他提出的要求基本都解决了,就是大连驻军问题,再不好争了,怕斯大林觉得帮你们把日军赶走了,美军来了怎么办,驻军为震慑美国。

    其间,刘、高等观看了苏联原子弹试验纪录影片,意在显示苏联也有原子弹,不是美国独有。

    中国代表团在这次访问中的情况随时电告国内,对新政协会议的召开和宣告新中国成立的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高岗简介 >高岗目录 > 第十八章 出任新中国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