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小学阶段:塑造灵魂+训练技能 (二)
说:就是3克。我知道了。我带着药方和爸爸画的一张几个中药店的位置图,骑上小自行车,就出发了。我先去了同仁堂药店,我问售货员有没有药方上的药,售货员说没有。我又去邮局附近的一个中药店,还是没有。我有点泄气了,可一想到爸爸的疖子,就又打起精神,到了东大街十字路口处的一家中药站。
我把药方拿给一位售货员阿姨,问:请问这里有这上面的几种药吗?她拿起来一看,不耐烦地说:有。谢谢,我要三副。我正要拿钱买,她把药方不客气地向我掷来,不在这儿交费,去收款台交费。我心里老大不高兴地想:这儿的服务态度真糟。
我交了费,问售货员在哪儿拿药,她说:等到嘛。我说:请把三副药分开包好吗?啥子哦,不行。我还想说,可一看她那副时刻准备吵架的样子,就到一边去了。拿药,拿药一会,传来她的喊声,我忙走过来拿,她没好气地骂了句粗话。我不想理她,心里想:这人真是,不仅不给顾客按要求包药,还骂人,哼!
不过,我总算买到了药,还是挺高兴的!
懂事了的婷儿比以前更注意爸爸妈妈的一言一行,她已经开始主动从爸爸妈妈的行为方式中汲取完善自我的精华:
1992年8月28日(11岁时)
我的妈妈我的妈妈是一位编辑,她三十几岁,头发烫成波浪型,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穿着普普通通。妈妈是个对工作极其认真负责的人。有一天,晚饭过后,妈妈在写字台前坐下,写一篇文章的题头文字,一篇题头文字一百来字,我想,今天真不错,妈妈几下写完题头文字就可以和我杀几盘跳棋。
我做完作业,打开电视,等妈妈一起玩。等了半个多小时,我再也等不住了,把跳棋拿出来摆好棋子,就去请妈妈。心里想:真是的,你在干什么吗,这么久都弄不完。
我走过去,先没说话,站在后面侦察。只见妈妈,手上捏着笔,眼睛盯着纸,在思索着,一会儿写几个字,又划掉几个字。左手旁堆了一些写废了的纸,纸上写得满满当当,都是那篇题头文字的内容。妈妈,搞那么好干吗?你这些都可以了嘛!妈妈放下笔抬起头说:这叫求好,你就是缺少这种精神,所以老得不了100分,你把我现在写的和最初写的比比。我一看,真是天差地别,心里不由十分佩服。
写得好就慢,这是我的想法,可到了年终我却大为吃惊,妈妈的发稿量全单位第一名一一23万字,超过第二名6万字。
妈妈做事又快又好,她的求好精神也影响我向前。
战胜重大挫折,考取外国语学校
按照多年的惯例,婷儿所在的商业场小学,每年都有十来个保送名额,把总分最高的应届毕业生轮流保送成都市最好的几所重点中学。婷儿毕业的1993年,商小保送的中学正好轮到我们最想去读的成都七中。为了争取保送资格,婷儿足足奋斗了6年,五六年级一直稳定在班上的前3名,六年级更是创下了数学每篇作业都是满分的奇迹。一切迹象都表明,婷儿已经胜利在望了。
可是没想到,天有不测风云。六上的寒假里突然传来一个令人沮丧的消息——成都市当年小学升初中的政策将有重大改变,优秀学生保送重点中学的办法要被取消,代之以微机排位的新办法。所有小学毕业生,无论成绩好环,都会被编上号码,由电脑根据就近入学的原则,随机分配一所中学。
糟糕的是,我们家附近,恰恰只有连续几年都无人能考上大学的中学。
我们忐忑不安地等待着政策的明朗化,巴望它最好只是个谣言。不幸的是,一开学,这个电脑抓阄的传言就被证实是真的。这对于有希望保送的优等生来说,无异于当头一棒!
既然好歹都是微机分配,那努力还有什么用呢?婷儿班上的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