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喻品第三
利弗!如彼长者,见诸子等安隐得出火宅,到无畏处,自惟财富无量,等以大车而赐诸子。如来亦复如是,为一切众生之父,若见无量亿千众生,以佛教门出三界苦怖畏险道,得涅槃乐。如来尔时便作是念:我有无量无边智慧、力、无畏等诸佛法藏,是诸众生皆是我子,等与大乘,不令有人独得灭度,皆以如来灭度而灭度之。是诸众生脱三界者,悉与诸佛禅定、解脱等娱乐之具,皆是一相一种、圣所称叹、能生净妙第一之乐。
此言长者既以诸子得出火宅,自惟无量财富,等以大车而赐诸子。如来见众生出三界苦,得四谛乐,佛智无边,亦等以大乘开示众生,不令有人独得灭度也。怖畏险道、指三界火宅。涅槃乐、指四谛法乐。灭度、亦名圆寂。如来灭度、谓法性圆满,无不成就,法性常寂,无一切生灭之相,是即如来之常、乐、我、净也。以如来灭度而灭度之,是即等与大乘。一相、即等同真如,非有杂染。一种、即圆融常净,尽为无漏。此诸一相一种功德,为众德本,是以能生无上法乐也。
子二合释疑
“舍利弗!如彼长者初以三车诱引诸子,然后但与大车,宝物庄严,安隐第一,然彼长者无虚妄之咎。如来亦复如是无有虚妄,初说三乘引导众生,然后但以大乘而度脱之。何以故?如来有无量智慧、力、无所畏诸法之藏,能与一切众生大乘之法,但不尽能受。
就示教上言,为佛以智力与众生,以大乘法与众生。其实皆为众生本有之法,特待佛开示而后能有,故以为佛与之耳。又如来法性圆满,智慧如海,其所教人等同一法,但众生祗能随量领受,故曰不尽能受。盖倘能尽受,则即生即佛,亦无受而受矣。
壬三结答
“舍利弗!以是因缘,当知诸佛方便力故,于一乘佛分别说三”。
法唯一乘,本无二三,惟众生虽尽具出世无漏种性,而仍有大小差别,故于佛乘方便说三耳。
辛二偈颂
壬一颂喻说
癸一颂昔权说喻
子一颂三界佛有喻
佛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譬如长者,有一大宅。
长者、指释迦牟尼。大宅、指此三界火宅。
子二颂五趣危亡喻
丑一颂宅宇危朽
“其宅久故而复顿弊,堂舍高危,柱根摧朽,梁栋倾斜,基陛隤毁,墙壁圯坼,泥涂陀落,覆苫乱坠,橡梠差脱,周障屈曲,杂秽充遍。
堂舍、喻色阴;柱根、喻行阴;梁栋、喻受阴;基陛、为堂舍之所由立,喻命根所由起之业思种子;墙壁、喻想阴,悉如前释。自泥涂句以下,喻依正二报通常败坏不净之相。
丑二颂人众甚多
“有五百人止住其中。
丑三颂诸方灾起
寅一总明变怪之相
卯一喻五钝使
“鸱、枭、雕、鹫、乌、鹊、鸠、鸰。
此下初十七颂半,总明虫鬼交加变怪之相。复分为三:初六颂喻贪、嗔、痴、疑、慢、五钝烦恼,次十颂喻身、边、邪、见、戒、五利烦恼,后一颂半颂通结。
此喻贪烦恼。
“蚖、蛇、蝮、蝎、蜈蚣、蚰蜒、守宫、百足、鼬狸、鼷鼠、诸恶虫辈,交横驰走。
此喻嗔烦恼。毒物喻嗔心。守宫、虫名,古以此虫血注于宫女皮肤以察贞淫,故名守宫。
“屎尿臭处,不净流溢,蜣螂诸虫而集其上。
此喻痴烦恼。人类见为不净而蜣螂乐之,故为痴。犹天界众生观人道之不净而人不自知,出世圣人观三界之不净而众生不自知也。
“狐、狼、野干、咀嚼践踏,哜啮死尸,骨肉狼藉。
此喻疑烦恼。野干、似狐而小。狐性多疑,外道以疑故不